注意瞬脱的瓶颈理论(5)
直上(不同的执行水平)得到调整,使与任务有关的项目增强,进入加工阶段二,同时使无关项目减弱,直至消失。过滤器设置在选择刺激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在能量耗竭模型和瓶颈模型中都有提及。
第三,ST2模型的核心部分是类型一标记(types-tokens)。二者的区别是,类型是一个项目的所有特征,包括语义和视觉特征(颜色,形状等),标记是类型所发生的情景信息的简洁(compact)编码,不仅表示正在发生的特殊类型,也表示那些在时间上与之相关的其他项目。在觉察和识别一个项目时类型表征首先被激活,但类型激活在工作记忆编码中不能维持,所以需要将完全的类型激活转换为简洁的标记编码,因为标记具有更持久的表征。所以在ST2模型中,工作记忆编码是将标记与当前的激活类型联系起来的加工。多个类型表征同时发生在第一平行加工阶段,会很快被遗忘,标记的维持不需要类型表征资源,发生在第二系列加工阶段,会获得一个长久的表征。
第四,存在一个暂时的注意增强机制(transient atmntional enhancement,TAE),使通过显著刺激过滤器的项目在第一加工阶段后期得到注意的增强,具有更强的类型表征激活,以帮助编码进入工作记忆,在类型一标记捆绑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个机制是外源的,它发起于环境刺激(与任务定势所定义的特征相符),为显著项目打开一个极短的时空窗口,大约100ms。一次只能发起一个标记,只有在一个标记完成之后才能进行第二个。TAE所起到的作用正是确认表征,即时间注意的第二个功能。
, 百拇医药
第五,捆绑机制(binding pool)。将类型和标记联系起来的合理的神经性方式。这是从神经角度来解释标记的捆绑。
3.2ST2模型对注意瞬脱产生的解释
由于注意瞬脱采用是的RSVP范式,视觉刺激的快速呈现引起了后面项目对前面项目的掩蔽,所以当TI和T2后无掩蔽时,注意瞬脱的效应减小。这是因为TAE使未被掩蔽的刺激激活水平变高,更容易编码进入工作记忆。对于为什么产生瞬脱,ST2模型认为,一方面,T1的编码占据阶段二,T2被延迟在阶段一,而且可能在阶段二空闲下来时已经被完全延迟;另一方面,瞬脱的产生是因为标记阶段负载。目标呈现过快使T2出现时T1仍处在标记阶段,系统为了不干扰T1的标记而延迟并损害了T2标记(是通过使TAE下线造成的,即未对刺激进行暂时的注意增强)。也就是说,瞬脱是一个机制,避免将一个本应分配给T1的标记与T2错误的捆绑在一起。
, 百拇医药
ST2模型中的瓶颈既包括目标选择的输入过滤器的控制瓶颈,也包括工作记忆阶段的系列性加工的高级中枢加工瓶颈,只不过这个模型中的工作记忆编码是将类型转换为标记。ST2模型与其他模型相比更全面,更完善,包括各个加工阶段,而且也将神经机制联系起来。
ST2模型与以上瓶颈模型相比更加完善,体现在整个加工过程的完整性以及心理机制和神经机制的统一上。加工过程的完整使研究者不仅可以解释注意瞬脱的产生,也可以解释影响注意瞬脱大小的因素。解释范围更广,因此具有重大意义。但同时ST2模型仍需要进一步的实证支持。
4 瓶颈理论的局限性
注意瞬脱现象提出的最初就认为它是认知局限性的一种体现,存在的认知结构上的瓶颈是其产生的主要机制。那么注意瞬脱现象应具有极大的普遍性,但很多研究结果表明并不是所有的被试都会在实验中表现典型的注意瞬脱。
, http://www.100md.com
4.1瓶颈理论不能解释的注意瞬脱现象
Shapiro,Schmitz,Martens,Hommel和Schnitzler(2006)的研究探讨了对T1注意投入的多少与注意瞬脱的大小的关系。在实验中采用MEG记录了注意瞬脱任务的整个过程,发现对T1注意资源投入的多少与T2报告的准确程度存在很大相关,对T1加工投入的注意资源越多,T2的正确率越低。所以,注意瞬脱的产生是因为对T1分配了比实际需求更多的注意资源,这种分配可能是有意识的策略加工,也可能是刺激产生的无意识的注意捕获,但不管是否有意识,这种T1资源分配导致T2加工可得资源减少造成的注意瞬脱是分配注意的结果。这种分配更具有灵活性,通过对信息的主观判断和特殊加工策略进行分配调整,这与前面提到注意瞬脱表征了一般的、稳固的结构瓶颈并不相符,这种对注意瞬脱的解释具有更大的生态学意义,可以指导人们通过有意识的主观的策略来克服生理心理结构上的瓶颈。但实验仅证明对T1的注意分配与注意瞬脱之间存在相关,两个因素之间更明确的关系仍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证支持。
, 百拇医药
当在注意瞬脱中加入一些与任务无关的心理活动时,会提高注意瞬脱的绩效,即注意瞬脱减小。有研究在实验中让被试在进行注意瞬脱任务时想一些有关假期或与朋友共同进餐的事情,且不强调注意瞬脱任务的重要性。或者在进行任务的同时听音乐,结果发现T2识别的正确率比标准条件(正常要求被试集中进行任务)下提高10%到15%(Olivers&Nieuwenhuis,2005)。而在实验中,T1的绩效没有因为T2绩效的提高而降低,这是不能用瓶颈理论来解释的。Olivers和Nieuwenhuis(2006)进一步揭示并以两个假设,即注意的过度投入假设和积极情感假设解释了这一现象。
过度投入假设认为,注意瞬脱是观察者对RSVP信息流中所有项目所需的注意资源的过度投入造成的。观察者认为投入的资源越多,绩效越高,所以投入的注意资源超出了实际所需资源的阈限,此时RSVP信息流的分心物也被投入更多资源,并进入了第二加工阶段,这些分心物的干扰导致了注意瞬脱的产生。当要求被试处于一种放松的心理状态时,被试对注意瞬脱任务进行了很少的注意投入。此时,T1、T2分配的资源超过阈限,而对分心物项目的注意加工没有达到阈限,所以产生了很小的干扰,导致注意瞬脱的减小。所以进行注意瞬脱任务时思考其他的事情和增加的记忆任务负载(Amnd,Johnston,&Shapiro,2006)会减小注意瞬脱。
积极情感假设认为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能够提高认知的灵活性,偏向于情感方面,但与偏向于认知方面的过度投入假设并不相互独立,二者是有联系的。积极的情感图片如婴儿和微笑的小孩或者优美的音乐引发的积极情感状态同样分去了RSVP任务中的一部分资源,使注意投入减小,从而导致了分心物的干扰减小,注意瞬脱减小。依据以上两个假设,不管是增加无关任务还是引发积极情感或者指导语告诉被试少投入注意,只要使被试处于一种分散的心理状态,就可以改变注意资源分配使注意, 百拇医药(张 明 王凌云)
第三,ST2模型的核心部分是类型一标记(types-tokens)。二者的区别是,类型是一个项目的所有特征,包括语义和视觉特征(颜色,形状等),标记是类型所发生的情景信息的简洁(compact)编码,不仅表示正在发生的特殊类型,也表示那些在时间上与之相关的其他项目。在觉察和识别一个项目时类型表征首先被激活,但类型激活在工作记忆编码中不能维持,所以需要将完全的类型激活转换为简洁的标记编码,因为标记具有更持久的表征。所以在ST2模型中,工作记忆编码是将标记与当前的激活类型联系起来的加工。多个类型表征同时发生在第一平行加工阶段,会很快被遗忘,标记的维持不需要类型表征资源,发生在第二系列加工阶段,会获得一个长久的表征。
第四,存在一个暂时的注意增强机制(transient atmntional enhancement,TAE),使通过显著刺激过滤器的项目在第一加工阶段后期得到注意的增强,具有更强的类型表征激活,以帮助编码进入工作记忆,在类型一标记捆绑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个机制是外源的,它发起于环境刺激(与任务定势所定义的特征相符),为显著项目打开一个极短的时空窗口,大约100ms。一次只能发起一个标记,只有在一个标记完成之后才能进行第二个。TAE所起到的作用正是确认表征,即时间注意的第二个功能。
, 百拇医药
第五,捆绑机制(binding pool)。将类型和标记联系起来的合理的神经性方式。这是从神经角度来解释标记的捆绑。
3.2ST2模型对注意瞬脱产生的解释
由于注意瞬脱采用是的RSVP范式,视觉刺激的快速呈现引起了后面项目对前面项目的掩蔽,所以当TI和T2后无掩蔽时,注意瞬脱的效应减小。这是因为TAE使未被掩蔽的刺激激活水平变高,更容易编码进入工作记忆。对于为什么产生瞬脱,ST2模型认为,一方面,T1的编码占据阶段二,T2被延迟在阶段一,而且可能在阶段二空闲下来时已经被完全延迟;另一方面,瞬脱的产生是因为标记阶段负载。目标呈现过快使T2出现时T1仍处在标记阶段,系统为了不干扰T1的标记而延迟并损害了T2标记(是通过使TAE下线造成的,即未对刺激进行暂时的注意增强)。也就是说,瞬脱是一个机制,避免将一个本应分配给T1的标记与T2错误的捆绑在一起。
, 百拇医药
ST2模型中的瓶颈既包括目标选择的输入过滤器的控制瓶颈,也包括工作记忆阶段的系列性加工的高级中枢加工瓶颈,只不过这个模型中的工作记忆编码是将类型转换为标记。ST2模型与其他模型相比更全面,更完善,包括各个加工阶段,而且也将神经机制联系起来。
ST2模型与以上瓶颈模型相比更加完善,体现在整个加工过程的完整性以及心理机制和神经机制的统一上。加工过程的完整使研究者不仅可以解释注意瞬脱的产生,也可以解释影响注意瞬脱大小的因素。解释范围更广,因此具有重大意义。但同时ST2模型仍需要进一步的实证支持。
4 瓶颈理论的局限性
注意瞬脱现象提出的最初就认为它是认知局限性的一种体现,存在的认知结构上的瓶颈是其产生的主要机制。那么注意瞬脱现象应具有极大的普遍性,但很多研究结果表明并不是所有的被试都会在实验中表现典型的注意瞬脱。
, http://www.100md.com
4.1瓶颈理论不能解释的注意瞬脱现象
Shapiro,Schmitz,Martens,Hommel和Schnitzler(2006)的研究探讨了对T1注意投入的多少与注意瞬脱的大小的关系。在实验中采用MEG记录了注意瞬脱任务的整个过程,发现对T1注意资源投入的多少与T2报告的准确程度存在很大相关,对T1加工投入的注意资源越多,T2的正确率越低。所以,注意瞬脱的产生是因为对T1分配了比实际需求更多的注意资源,这种分配可能是有意识的策略加工,也可能是刺激产生的无意识的注意捕获,但不管是否有意识,这种T1资源分配导致T2加工可得资源减少造成的注意瞬脱是分配注意的结果。这种分配更具有灵活性,通过对信息的主观判断和特殊加工策略进行分配调整,这与前面提到注意瞬脱表征了一般的、稳固的结构瓶颈并不相符,这种对注意瞬脱的解释具有更大的生态学意义,可以指导人们通过有意识的主观的策略来克服生理心理结构上的瓶颈。但实验仅证明对T1的注意分配与注意瞬脱之间存在相关,两个因素之间更明确的关系仍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证支持。
, 百拇医药
当在注意瞬脱中加入一些与任务无关的心理活动时,会提高注意瞬脱的绩效,即注意瞬脱减小。有研究在实验中让被试在进行注意瞬脱任务时想一些有关假期或与朋友共同进餐的事情,且不强调注意瞬脱任务的重要性。或者在进行任务的同时听音乐,结果发现T2识别的正确率比标准条件(正常要求被试集中进行任务)下提高10%到15%(Olivers&Nieuwenhuis,2005)。而在实验中,T1的绩效没有因为T2绩效的提高而降低,这是不能用瓶颈理论来解释的。Olivers和Nieuwenhuis(2006)进一步揭示并以两个假设,即注意的过度投入假设和积极情感假设解释了这一现象。
过度投入假设认为,注意瞬脱是观察者对RSVP信息流中所有项目所需的注意资源的过度投入造成的。观察者认为投入的资源越多,绩效越高,所以投入的注意资源超出了实际所需资源的阈限,此时RSVP信息流的分心物也被投入更多资源,并进入了第二加工阶段,这些分心物的干扰导致了注意瞬脱的产生。当要求被试处于一种放松的心理状态时,被试对注意瞬脱任务进行了很少的注意投入。此时,T1、T2分配的资源超过阈限,而对分心物项目的注意加工没有达到阈限,所以产生了很小的干扰,导致注意瞬脱的减小。所以进行注意瞬脱任务时思考其他的事情和增加的记忆任务负载(Amnd,Johnston,&Shapiro,2006)会减小注意瞬脱。
积极情感假设认为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能够提高认知的灵活性,偏向于情感方面,但与偏向于认知方面的过度投入假设并不相互独立,二者是有联系的。积极的情感图片如婴儿和微笑的小孩或者优美的音乐引发的积极情感状态同样分去了RSVP任务中的一部分资源,使注意投入减小,从而导致了分心物的干扰减小,注意瞬脱减小。依据以上两个假设,不管是增加无关任务还是引发积极情感或者指导语告诉被试少投入注意,只要使被试处于一种分散的心理状态,就可以改变注意资源分配使注意, 百拇医药(张 明 王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