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遗传学:解决面孔特异性问题争论的新思路(1)
摘要:面孔刺激的加工存在特异性,但“特异性”的具体内涵仍存在争议。面孔特异性假说认为面孔刺激具有特异性;而专家假说则认为存在特异性的是整体加工的模式。通过对相关领域近年来主要的研究结果的总结,发现争论中混淆了两个概念—一加工类型和刺激类型,二者正交分解可将争论归纳为三个假设:1)面孔整体加工特异性的假设;2)面孔刺激特异性的假设;3)专家加工特异性的假设。在未来的研究中,行为遗传学可为解决该争论提供合适的方法。关键词:面孔特异性假说;专家假说;面孔加工;行为遗传学
分类号:B842.2
对于人类来说,面孔是一类具有特殊重要性的视觉刺激。人类属于高度社会性的生物,社会交往活动丰富并且频繁。能够迅速而准确的识别其他个体是实现这些社会功能的必要条件,面孔则是我们识别其他个体最为重要的线索。面孔提供给我们丰富的信息,首先是关于面孔所属个体的身份(faceidentity)的信息。我们能够记住很多熟悉的人的面孔,即使过了很长的时间也能准确辨别出来;我们还可以很容易的学习新的面孔,从众多的路人中认出某个曾有一面之缘的人;即使面对多个完全陌生的面孔,我们也可以轻易地发现它们的不同并加以辨别。除了个体身份的鉴别外,我们还从面孔中获得社会性的信息(social aspect of face information)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3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