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科学进展》 > 2010年第1期
编号:11865975
审美的神经机制(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2月1日 《心理科学进展》 2010年第1期
审美的神经机制

     Cramon,2006)。Nadal,Munar,Cap6,Rossell6和Cela-Conde(2008)认为,要保证实验的生态效度又要避免态度、记忆等混淆因素的影响,应该使用绘画、面孔等作为刺激材料,同时在实验设计中尽量对混淆因素进行控制。实际上,各种刺实际上,抽象的几何图形可能并不能引发被试正性或负性的审美体验。为了保证刺激材料能够引起有效的审美判断。研究者使用审美阈限测试对被试进行了预先筛选。筛选出的被试的审美阈限必须低于刺激图形的审美分值,以此保证被试的审美阈限足够低,能够对刺激材料进行真正的审美判断(参见HofeI&Jacobsen,2003,2007a,2007b;Jacobsen&H6fel,2003;Jacobsen,Schubotz,H6fel,&von Cramon,2006)。激材料各有优劣,应根据具体实验目的选择刺激材料和设计控制条件。

    2.2 实验任务

    目前研究主要采用两类实验任务:单一的审美判断任务,以及审美判断与描述性判断相结合。单一的审美判断任务又分为偏好评定(preference ratings)和美的程度评定(beautyratings)两种。前者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喜好对审美客体作出两点(喜欢/不喜欢)或多点等级评价,后者要求被试对审美客体的美的程度作出两点(美的/不美的)或多点等级评价。这两种评定任务都能有效探测被试的审美体验,但它们的侧重点可能不同。比如,Leder等(2004)指出,偏好评定遵从的是个人喜好,与情绪或奖励成分联系更紧密,而美的程度评定在一定程度上遵从形式美的客观法则,可能与认知成分联系更紧密。因此,使用偏好评定任务和美的程度评定任务探测到的审美的神经基础可能存在部分差异。这一点己被Aharon,Etcoff Ariely Chabris,O'Connor和Breiter(2001)以面孔为刺激的研究所证实。
, 百拇医药
    另一类将审美判断与描述性判断相结合的实验要求被试根据任务提示对同一组实验材料作出两种判断之一。比如,当被试看到审美判断的任务提示时,需要对刺激作出审美判断,而当被试看到描述性判断的任务提示时,需要对刺激的物理属性作出描述性判断(如图形对称与否,面孔是圆形的还是椭圆形的,音乐片段的调性正确与否等)。根据前面提到的HOfel和Jacobsen(2007a)关于审美加工的三阶段模型,审美判断需要知觉加工、评价分类加工和外在行为反应三个加工过程。对刺激的审美判断没有统一的客观标准,主要基于个体的主观评价;对刺激的对称性判断也需要以上三个加工过程,不同的是其判断有统一的客观标准可循。因此HOfel和Jacobsen及其同事认为将这两个任务进行对比能反映出真正的审美判断加工(Brattico,Jacobsen,De Baene.Nakai,&Tervaniemi,2003;HOfel&Jacobsen.2003,2007a;Jacobsen&HOfel,2003;Jacobsen et a1.。2006;Roye,HTfel,&Jacobsen,2008)。
, 百拇医药
    3 研究进展

    3.1 ERP研究

    关于审美的神经机制的ERP研究主要来自H6fel和Jacobsen及其同事进行的一系列实验,目的是探讨审美判断的神经生理基础fBrattico eta1.,2003;H6fel&Jacobsen,2003,2007a,2007b;Jacobsen&H6fel,2003;Roye et a1.,2008)。这些实验使用的刺激材料涉及抽象几何图形、面孔和音乐片段。

    使用抽象几何图形的研究(H6fel&Jacobsen,2003;Jacobsen&H6fel,2003)较一致地报告了三个主要的ERP效应:(1)刺激呈现后300-400 ms出现的位于额中部的负成分,由被试判断为不美的刺激引发;(2)刺激呈现后约440-880ms出现的位于头皮后部(最大值在电极点C3/C4)的晚期正成分(差异波),显示出右半球优势,由审美判断相对于对称判断引发;(3)激呈现后600-1100 ms出现的分布在头皮后部的一个持续性负成分。由被试判断为对称的刺激引发(见图3)。作者认为早期额中部负成分反映了对刺激的印象形成:头皮后部晚期正成分反映了对刺激的评价分类,类似于前人关于评价加工的研究(如Crites&Cacioppo,1996;Ito&Cacioppo,2000)中发现的LPP成分;头皮后部的持续性负成分反映了对对称图形的持续的视觉分析。
, http://www.100md.com
    基于以上结果,Jacobsen和H6fel(2003)提出审美判断的二阶段加工理论,即早期的印象形成阶段和晚期的评价分类阶段。该研究的行为结果还表明,影响刺激美的程度的因素中对称性因素最为重要(判断模型中beta权重最高)。也就是说,被试在判断一个图形美不美时依赖最多的因素是该图形是否对称。该研究揭示的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尽管对称性是被试审美判断的主要依据,ERP结果却表明审美判断和对称性判断的认知加工过程和潜在的神经基础存在明显区别。

    使用抽象几何图形的进一步研究表明:(1)被试对抽象几何图形的审美判断在几周时间内是一致的,2个月以上其判断表现出明显的变化(H6fel&Jacobsen,2003)。(2)早期额中部负成分和头皮后部持续性负成分反映的是审美过程中中央处理阶段的加工,与反应报告无关,而头皮后部晚期正成分可能与刺激.反应过程相关(H6fel&Jacobsen,2007a)。(3)持续性负成分反映的对称性分析是自发的加工;与之相对,早期额中部负成分反映的印象形成过程和晚期正成分反映的评价分类过程都是有意识的加工,并且前者可能与外显反应有紧密联系。因此审美本质上是有意识的加T(H6fel&Jacobsen.2007b)。
, http://www.100md.com
    使用抽象几何图形的进一步研究表明:(1)被试对抽象几何图形的审美判断在几周时间内是一致的,2个月以上其判断表现出明显的变化(Hafel&Jacobsen,2003)。(2)早期额中部负成分和头皮后部持续性负成分反映的是审美过程中中央处理阶段的加工,与反应报告无关,而头皮后部晚期正成分可能与刺激。反应过程相关(H6fel&Jacobsen,2007a)。(3)持续性负成分反映的对称性分析是自发的加工;与之相对,早期额中部负成分反映的印象形成过程和晚期正成分反映的评价分类过程都是有意识的加工,并且前者可能与外显反应有紧密联系。因此审美本质上是有意识的加I(H6fel&Jacobsen。2007b)。

    使用面孔作为刺激的研究(Roye et a1.,2008)发现:(1)被判断为不美的面孔引发400-480 ms负成分,与先前研究(H6fel&Jacobsen,2003;, 百拇医药(王乃弋 罗跃嘉 董 奇)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