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科学进展》 > 2010年第2期
编号:11886112
同性恋的进化心理学理论模型述评(4)
http://www.100md.com 2010年4月1日 《心理科学进展》 2010年第2期
     Blanchard,1997;Mustanski,Chivers,&Bailey,2002),Nash等人(1965)认为这些后生的男孩子由于缺少来自父亲的关注,因此在角色认同上出现了问题(Nash&Hayes,1965),这一点得到了Rahman等人(2008)研究的支持(Rahman,Collins,&Morrison,2008);另一方面,由于母亲喜欢生女孩的情感使他们在抚养这些后生的男孩时出现了方式上的偏差。

    从理论上讲,我们有理由相信,父母对不同性别孩子的性取向操纵是存在差异的。对于男孩而言,主要是资源的“优化分配”;对女孩而言,则主要是分担家族内抚养孩子的任务。但遗憾的是,目前并没有足够的证据对此加以证实。

    总之,父母操纵理论主要有以下三个假设:(1)同性恋行为减少了个体生殖的成功率;(2)具有同性恋家系的个体具有更高的生殖成功率;(3)同性恋行为在低生殖潜能的个体中更为典型(Kirkoatrick,2000)。虽然Kirkpatrick认为亲族选择也有这三个假设,但笔者认为第三个假设更适合父母操纵理论。
, 百拇医药
    3 讨论

    3.1 七种进化心理学理论的比较

    在进化心理学关于同性恋的理论假设中,父母操纵理论和亲族选择理论最相似,Dickemann(1995)认为应该把它们整合到“内涵适应性”理论之下,因为他们的共同假设是:同性恋个体会更多地去帮助亲族成员抚养下一代(Kirkpatrick,2000)。但实质上,在两个理论中这一假设的含义是有差异的。“亲族选择”可以说完全是在自愿基础上的纯粹利他行为;而“父母操纵”并非完全出于自愿。更多地是由父母的抚养方式或者家庭压力所导致的。虽然内涵适应性理论能很好地解释这两种假设,但实际研究却很少研究支持这两种假设,目前关于父母操纵理论的实证支持主要来自出生顺序对同性恋的影响的研究,而对于亲族选择的实证支持结果并不一致。这两种理论存在另一种缺陷是,它们更多地关注个体同性恋现象存在的机制,而忽视了同性恋现象作为一种群体现象存在的机制。因此这两个理论还有待于去进一步验证。
, 百拇医药
    与亲族选择理论和父母操纵理论相比,同盟形成假说是一种“互惠式利他行为”。人类学、社会学以及史料的研究都强有力地支持了这一理论假说,但是这些来自于原始部落的资料是否能解释现代人的生活现实还有待进一步证实;同时,心理学在这一理论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至今还很模糊。另外,前文提到同盟形成存在两种情况,对于跨年龄同盟而言,年长的个体能从年轻个体那里获得什么,在现代社会也仅仅像原始部落那样为其提供劳动吗?这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总体而言,同盟形成假说与群体选择理论相比具有更广的应用范围,其基本可以运用到任何群体;而与父母操纵理论和亲族选择理论相比。它更关注的是群体同性恋现象的存在,并且拥有更多的实证支持。Kirkpatrick(2000)对三种理论的假设和实证支持做了总结。见表1。

    群体选择理论是最新的一种理论解释,该理论与杂合优势理论、女性多产理论以及超突变理论相比,并不是基因决定论;与亲属选择理论和父母操纵理论相比,该理论不需要低效的利他主义和家庭动力。该理论认为同性恋现象其实是一种纯粹的自发性现状维持,其与外在环境以及基因的特殊性是低相关的。不过这一理论假设的基础是群体内与群体间比例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最终影响了子群体的生殖力个数比。虽然群体选择理论在注重群体同性恋现象的同时也注重了个体的生殖力问题,有其优势所在,但据前文所述的那些满足条件可知,该理论的应用范围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同时在现有的文献中还没有对该理论加以实证研究。
, 百拇医药
    杂合优势理论与超突变理论有共同之处,它们都认为同性恋基因虽然没有生殖上的意义,但是基因本身却携带着其他高适应性的特征,而恰恰相反,女性多产理论认为携带有同性恋基因的女性异性恋者的生殖力更强,说明了同性恋基因具有生殖上的意义。因此它们之间是存在矛盾的。

    双生子研究认为,影响同性恋形成的因素中70%来源于基因,而且这个比例是稳定一致的(MacIntyre&Estep,1993),因此,与另外四种理论相比,超突变理论、杂合优势理论以及女性多产理论似乎更具说服性,但这三种理论面临着一个共同问题,即所谓的同性恋基因是否存在,目前学术界对此并没有达成统一认识。虽然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可能与同性恋基因有直接关系,但是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去证实。

    3.2 进化心理学理论与其他学派的比较

    与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和动物行为学派以及生物学派相比,进化心理学更关注同性恋作为一种整体的社会现象存在的原因,而不仅仅是个体,前几种理论更注重同性恋形成原因的探讨,而进化心理学则更注重同性恋现象得以维持的原因的探讨。行为主义学派虽然兼顾了成因与维持这两方面的内容,但是就像它在解释任何现象所遭到的批判一样——环境并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如果说,双生子研究的结果是准确的话,那么行为主义的观点就不攻自破了,因此,若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既然同性恋现象是进化而来的,那么根据达尔文的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理论,同性恋现象的存在就是合理的,并不是疾病。不过这一观点也受到了来自行为遗传学的挑战,在群体遗传学中,有些学者认为逆罕见隐性等位基因的选择非常缓慢(Plomin,DeFries,McClearn,&McGuffin,2008),因此如果能证明同性恋基因是一种逆罕见隐性等位基因的话,那么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认为同性恋是一种疾病。不过到目前为止我们只能认为,不管是生物因素、家庭因素、环境因素还是进化结果,都交互影响了同性恋现象的形成与维持,理论间存在着互补性。
, http://www.100md.com
    在《自私的基因》一书中,Dawkins认为,物种的进化最终是由于自然界对基因的选择而导致的,而并非是在个体或者群体层面上的自然选择。Buss认为,互惠利他理论、亲本投资和性选择理论以及亲子冲突等理论只是进化的中层理论,而内涵适应理论是更为一般意义上的进化理论。中层理论只能在功能性与适应性上对各种心理现象进行解释,而要寻找说明和解释人类现存的某些共有的和特定的心理现象,则必须从更一般的理论层面去加以探讨。在内涵适应性理论中,Hamilton直接用“遗传相关度”等生物学观点对各种现象进行解释,因此建立在进化论基础上的进化心理学对这些功能性和适应性的各种现象的解释难免最终要归结到基因与遗传这一层面上来,它本身在理论上是偏向生物学的,另外根据基因的“自私性”和内涵适应理论,我们也可以进一步解释异性恋为何比同性恋更多。基因的“自私性”要求其最大程度上复制自己并把它传递给下一代,同时根据内涵适应性理论,异性之间的性行为是传递基因最高效的方式,其遗传相关度达到50%(当然这里要排除克隆等无性生殖,虽然其遗传相关度达到100%,但进化心理学认为有性生殖的优势远远大于无性生殖),而同性恋通过间接的基因遗传,其遗传相关度要远远低于50%。可以说对同性恋进化心理机制的探讨可以从另一方面帮助我们加深对异性恋进化机制的理解。

    很显然,不管是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动物行为学还是生物学都不能对同性恋现象做出一个令人满意的解释,而进化心理学要想作为一种全新的心理科学的范式——至少在对同性恋现象的解释上——还有很多要做。比如,进化心理学要更多地去研究女同性恋者,使两性同性恋的性别差异更为具体明确;要寻找出同性恋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确切位置;至少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找到与原始部落同性恋群体间相同的功能。, http://www.100md.com(林振林 王国芳)
上一页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