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科学进展》 > 2010年第2期
编号:11887013
群体多样性研究的理论述评(1)
http://www.100md.com 2010年4月1日 《心理科学进展》 2010年第2期
群体多样性研究的理论述评
群体多样性研究的理论述评

     摘 要 群体多样性研究迄今为止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群体多样性对群体过程和群体效能的影响机制仍然存在大量不甚明了的地方,本文首先回顾群体多样性近期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着重阐述基于群体断层理论的多样性研究的一系列理论成果和实证结论,强调对最佳设计的理解和引入情境因素的考察,本文最后将讨论多样性研究和群体断层理论未来的发展趋势,并就多样性研究成果对管理实践的启示做出分析,关键词 多样性;群体断层;整合模型;情境因素

    分类号 B849;C93

    1 引言

    群体多样性历来都是组织行为领域非常重要的研究议题,一方面由于近年来组织内的员工构成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有关群体多样性的实证研究始终无法得出统一的结论(Lawrei/ce,1997),以往研究发现,群体多样性既能产生正面的效应,同时也会施加负面的影响(Milliken&Martins,1996)。如何更有效地理解并利用多样性成为摆在研究者和管理者面前的一项紧迫课题。
, http://www.100md.com
    群体多样性迄今为止已有50多年的研究历史,早期的研究者主要关注群体构成中入口统计学变量对绩效的影响,这些研究分散在不同的学科例如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领域,上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移民潮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企业内的劳动力呈现出日益多元化的趋势,战略联盟和并购的兴起也使得拥有不同背景的员工能够在同一个组织中共事。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中,群体多样性研究在八九十年代蓬勃开展,研究主题也由单纯地描述群体内部的差异性转变为对人际互动的关注(Jackson&Joshi,2001)。90年代后期,传统的多样性研究范式遇到了“瓶颈”,研究者逐渐意识到情境因素在群体多样性研究中的重要性,这一思路使得多样性研究进入更加细致和精确的发展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群体多样性初期的研究大多是在实验室背景下开展时,随着研究设计的逐步完善,学者开始更多地转向现实的工作场景。不同的研究方法有时会得出不一致的结论,现场研究较实验研究存在更大的不确定性。且容易涉及到敏感议题(Kochan ct a1,,2003),故此对多样性效应的理解也应该持更加谨慎的态度,关于群体多样性的定义,学界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Jackson,May和Whitney将多样性定义为“社会单位的个体之间存在差别”(Ⅱ995:217),这个定义严格来说并不是一个科学的“构思”,Williams和O'Reilly(1998)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认为个体倾向于通过各种分类来简化认知,人们利用属性的差别宋区分自己和他人,多样性是对不同特征的主观感知。无论是哪种概念界定,我们都会发现,多样性作为社会群体的一个关键特征,反映了社会群体内成员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可以是外显的(如性别、年龄等),也可以是内隐的(如个性、价值观等);可以是客观存在的,也可以是主观感知的。多样性研究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假设就是认为群体多样性能够影响群体过程和群体效能,以及群体成员的情感回应和需求,如前所述,多样性研究经常产生不一致的结论,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来自于多个方面。首先,不同研究关注的理论假设不一样,得出的结论自然也不相同。其次,多样性研究在效标选择上存在较大差异,相当一部分文献将群体绩效作为群体多样性的效标,另一些研究则选择其他的效能变量,如决策质量、战略变革等等,也有学者直接以群体过程如社会整合或者冲突等作为结果变量。即便是采用同一效标,不同的研究在效标的概念界定和构思测量上仍然千差万别,这种情况也会导致多样性研究结论的不一致。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多样性概念本身所蕴含的二律背反原则,Milliken和Martins形象地将这一原则描绘成多样性的“双刃剑效应”(1996:403)。
, http://www.100md.com
    多样性的“双刃剑效应”体现在其对群体过程和群体效能的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经常同时存在,并且纠缠在一起,难于辨清。一方面,群体多样性可能对绩效有利。多样化的群体创造力和创新性更强,能够做出更有效的决策。另一方面多样性对群体运行可能有害。多样性会妨碍群体内部的沟通,破坏群体凝聚力,降低成员的满意度,引发冲突,“双刃剑效应”反映了群体多样性研究现在面临的最大困境:“多样性的影响到底如何?其效应能否被清晰地描述?是否有可能建立一个整合的模型?”这些问题都成为推进多样性研究发展最原始的动力。

    2 群体多样性研究的理论支柱

    在群体多样性研究领域,研究者使用了大量来自不同学科的理论以解释多样性的效应,当前主导的两大理论分别是社会类化理论和信息决策理论,这两大理论几乎是目前绝大部分多样性研究都会使用到的理论支柱。

    2.1 社会类化理论

, http://www.100md.com     社会类化理论(social categorization)釆源十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该理论认为,个体出于维护自身高自尊的需要而进行社会比较,在此之前,个体首先需要通过将自己和他人归类进不同的社会类别来定义自我。进入社会类别的个体将“去个性化”,把自己看作是类别中的一员,对自己所属的群体产生社会认同(Hogg&Terry,2000),一旦社会类化过程发生,个体会遵守“正面自我认同”的原则,赋予自己所属群体正面的评价,同时将负面的特征强加于其他群体。

    社会认同将导致群体成员产生内群体一外群体的感知,个体对同属内群体的其他成员会产生更多的好感,而将“非我群类”的成员看作是有缺陷的(nifcl&7urner,1986)。他们对外群体的人持有偏见,认为其不值得信任。社会类化过程会导致曰益加深的刻板印象和歧视,在多样化的群体中,这种效应表现为凝聚力降低,沟通减少和冲突加剧。

    进一步,社会类化还会引发“自我实现预期”效应的产生(Williams&O'Reilly,1998)。如果个体对他人存在偏见,那么他将会把消极的态度带入到与对方的互动过程中,导致对方同样报以消极的回应,而这种回应又恰好“验证”了个体之前对他人先入为主的偏见,从而造成一种恶性的循环,成为群体内人际冲突的根源。

    值得注意的是,相似吸引理论(similarity/attraction)的研究成果可以看作是对社会类化理论的一个有力佐证。相似吸引理论的基本观点为“相似的个体之间更能够相互吸引”(Byme,1971、。人们倾向于与自己相似的个体进行交往,并且信任他们,因为个体在与对方的互动过程中收获了美好的体验。另一方面,在多样化的群体中,当个体和与自己不相似的他人进行互动时,刻板印象容易被自动激活,群体成员有时需要故意地去抑制这种刻板印象,从而产生了不适感。尤其是那些具有“社会污名”(social stigma)的人, http://www.100md.com(韩立丰 王重鸣 许智文)
1 2 3 4 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