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科学进展》 > 2010年第4期
编号:11896925
惯用语理解的多种心理机制(4)
http://www.100md.com 2010年8月1日 《心理科学进展》 2010年第4期
     材料基础上的心理表征模型能否推广到不存在句法变换能力的偏正式惯用语上,当前提出的惯用语加工理论能否解释证明偏正式惯用语的加工处理,仍然需要进一步的证实。

    2.3 表象的作用

    几类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现存的很多研究结果,但是模型主要建立在概念表征的基础上,并没有考虑表象表征的作用。依据Paivio的双重编码理论,在命题表征之外,还存在表象表征的加工。Gibbs,Bogdanovich,Sykes和Barr(1997)进行的一系列实验表明,具有相似比喻意义的惯用语,人们形成的心理表象高度相似,而且对这些表象的知识高度一致。例如,表示“anger”短语如blow your stack,lose your cool以及flip your Iid经常激活的表象是密闭式集装箱猛烈的爆炸,而表示“revelation”的短语如spill the beans,Iet thecat out of the bag唤醒的表象是客体坠落或者容器中的客体被震动出去。他们的结果支持概念隐喻假说,即短语的比喻性意义并不是任意和不可解析的,是和潜在的概念性隐喻相联系。Gibbs等人认为,概念性隐喻是惯用语形象性意义的基础,而且隐喻默许的知识是通过人们描述的心理表象来实现 ......
上一页1 2 3 4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8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