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感社会比较的参照对象选择研究述评(3)
组织外的参照对象,或者以自己、组织作为参照对象,并将为收集参照对象的信息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4 研究缺陷与展望
通过文献回顾,可以发现在公平理论提出之初,学界就开始关注参照对象选择的问题,因为它直接涉及公平感的发生机制。毫不夸张地说,不清楚人们如何选择参照对象,那对公平感的认识永远都是一个黑箱。
通过梳理文献,可以发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参照对象选择研究最兴盛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探讨参照对象的分类,参照对象的特征以及影响人们参照对象选择的因素,成果非常丰富。遗憾的是,近几年参照对象选择领域的研究数量大幅下降,鲜有新的研究成果出现。可以说,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对于参照对象选择如此重大的理论问题,为何会出现研究的裹足不前?本文认为最主要的原因不在于学界没有认识到该领域研究的重要性,而是受制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和研究方法的局限。
参照对象选择并不像其他组织行为学所研究的员工心理与行为,具有持续性(比如,工作满意度)和具体行为表现(比如,组织公民行为)。参照对象选择是一个纯内在的,且不经常发生的心理活动。由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导致研究起来难度较大。
另一方面就是研究方法的局限性。以往的研究中除了理论分析外,大多采用问卷法。比较常见的模式是列出常见的几类参照对象(比如,家人与朋友、组织内的同事、同行业其他组织、不同行业其他组织、自己过去)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0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