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整合视角的幸福感内涵研析与重构(2)
维度及表现特征对其具有代表性的内涵进行解构分析(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主观幸福感主要强调个体身心的愉悦,是对情绪(正面情绪或负面情绪)、生活满意度(整体满意度、各领域满意度1的主观评价和体验,表现为一种精神性或物质性体验。精神性体现在个体的情绪或情感体验,这种体验一般是暂时性体验,物质性体现在个体对生活总体及各领域的满意,这种体验可以是暂时性体验,也可以是持久性体验,根据其表现方式不同而不同。
通过上文分析,主观幸福感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主观性,主观幸福感的评价主要依赖于个体的主观感受,根据评价者自己的标准进行衡量,而在进行主观幸福感的测量时,通常依据主观测量方法(Diener,2006;Kesebir & Diener,2008)。二是外显性,个体主要是对情绪和生活满意度的评价,这两方面往往是易于感知、判断和权衡的;三是波动性,人们的生活满意度总会受到积极和消极生活事件的影响(Headey & Wearing,1989),如果在某一时期个体遭遇了消极事件,如失去某位亲人,那么在这个时期其生活满意度会相对较低,另一方面,情绪本身的波动性也导致了幸福感的波动(Ryan & Deci,2001)。
, 百拇医药
3 心理幸福感
3.1心理幸福感哲学基础
尽管享乐主义幸福感得到较多的关注,但是较多的哲学家和宗教牧师都反对将享乐主义作为幸福感本身的首要标准。例如,亚里士多德认为,快乐虽然属于幸福,但幸福却不能归结为快乐。纯粹为追求快乐的行为是不能称为幸福的。快乐必须在理性的控制下达到适中的程度,才能称之为幸福。“至善即幸福”,人们要幸福,达到至善,就必须决心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在各种困难的环境下充分发挥自己最大的功能,为高尚的目标奋斗,再苦再难再险,也应该是幸福的,也即积极幸福感理论。
Fromm(1981)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提出最理想的幸福需要识别主观感到的需要和根植于人类本质的需要,前者的满足导致个体的即时快乐,对人类的成长有害,而后者的满足能够促成个体的成长并带来幸福。
积极幸福感理论具有较大的价值性,指出当人们所有珍视的愿望被完成的时候不一定能给人们带来幸福感,尽管它能带来快乐(Ryan & Deci.2001)。该理论认为主观幸福感并不等同于幸福感,对主观幸福感结构及意义提出了挑战,成为人们探讨幸福感的新视角。
, 百拇医药
3.2心理幸福感内涵研析
Ryff和Singer(1998,2000)在对开发人类繁荣周期理论研究的背景下对幸福感进行了探讨。借鉴亚里士多德积极幸福感的观点,Ryff认为幸福感不是简单的快乐的获取,而是通过发挥潜能努力达到完美的体验(努力表现完美的真实的潜力)(Ryff & Keys,1995),于是,他们提出了心理幸福感(PWB)以区别于主观幸福感,并指出心理幸福感是一个多维结构,主要包含自主、个人成长、自我接受、生活目的及意义、控制和良好友谊六个维度。较多学者跟随这一观点,并对心理幸福感的多维结构进行验证(Cheng & Chan,2005;Linley,Maltby,Wood,Osborne,& Hurling,2009)。
与主观幸福感相比,心理幸福感是一种在内在的,对人们有意义的,且能帮助人们提高自身能力、实现潜能的概念(Stcger,Kashdan,& Oishi,2008)。Waterman。Schwartz和Conti(2008)在研究中指出,心理幸福感与真实自我的协调一致,发生在人们从事于深层价值观最匹配的活动中,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人们通过技能的发展来达到潜能的实现,通过这种潜能的实现,个人可以体验到自我表现(Waterman。1993)。心理幸福感在关注人们潜能的同时,还注重个体与外界积极的交互作用方式(Wood & Joseph,2009)。由于个人价值取向同心理幸福感有着较密切的关系(Vansteenkiste,Duriez,& Soenens,2006),因此,有学者认为心理幸福感是个体内在积极精神概念的整合,促使个体拥有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充满活力,与个体基本需要是一致的(Riediger & Freund,2004;Ryff,Love,Muller,Rosertkranz,Friedman,Davidson,& Singer,2006),除了与价值取向相关,其与自我引导、博爱、仁慈、表里一致的等心理特点也有较大关系(Joshanloo & Ghaedi,2009)。
, http://www.100md.com
有学者指出,心理幸福感由实现论演化而来,幸福并不只是情感上的体验,更是个人潜能的实现,应以客观的标准来评定个人的幸福(张陆,佐斌,2007)。心理幸福感的定义一方面包括自我实现,另一方面试图指明自我实现的意义及途径,自我实现论认为存在三种基本需要,能力需要(need for competence)、关系需要(need for ralatedless)、自主需要(need for autonomy),三种需要在都得到满足时,才会产生持续的整合感和幸福感(Ryan & Deci,2000)。
本文从感知路径及表现特征两个角度对心理幸福感的内涵进行分析,以期找出心理幸福感的主要特点(见表2)。
由表2得知,心理幸福感主要关注个体在实现自己目标过程中的意义及挑战,并发挥潜能,实现自我,而这些活动的完成往往与内在精神或价值观相互匹配。其表现形式往往是完全精神性的,主要关注个体的内在体验,而这种体验持续时间较长。
, 百拇医药
与主观幸福感的即时体验相比,心理幸福感体验较为平和,具有延展性,能持续影响个体幸福体验。心理幸福感与个体潜能密切联系。且与价值取向、内在精神相互匹配,因此其具有内在性和稳定性。值得注意的是,心理幸福感的衡量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并不完全是主观的,张陆等(2007)的研究支持这一观点,他认为应以客观的标准来评定个人的幸福。这主要是由于心理幸福感是建立在评价者已有的价值体系和标准之上,是一种既定的事实。
4 整合视角下的幸福感内涵
4.1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幸福感的区别与联系
由前文分析得知,幸福感的研究分为了两个取向——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主观幸福感是一种暂时性体验,具有主观性、外显性、波动性等特点,心理幸福感是一种持久性体验,具有内在性、稳定性、延展性等特点。现有文献对二者进行了分化研究,探讨了其含义、模型、与人格特质关系、不同群体对两种幸福感的体验、拥有不同幸福感人群的特点等等(Gutierrez,Jimenez,Hemandez,& Puente,2005;Angner,2009;Panaceio & Vandenberghe.2009;Guindon &, 百拇医药(彭 怡 陈 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