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科学进展》 > 2010年第8期
编号:11953253
积极幻想研究述评(4)
http://www.100md.com 2010年8月1日 《心理科学进展》 2010年第8期
     随后有可能会出现反应不当或行为失控(Baumeister,Bratslavsky,Muraven,&Tice,1998;Muraven,Tice,&Baumeister,1998;Vohs&Heatherton,2000)。在某些时候,这种行为失控或反应不当甚至还能发生在一些与当前情境毫无关系的其它领域(Vohs&Faber,2007)。

    积极幻想与心理资源的关系是一个充满争议的研究课题,这种争议主要体现在个体在发生积极幻想时是自动加工还是主动建构,因为人们通常认为只有主动建构才会消耗心理资源。Vohs,Baumeister和Ciarocco(2005)的研究表明,心理资源损耗高的个体,自恋倾向反而更高,这说明积极幻想可能并不消耗心理资源,即心理资源的耗损并不会削弱个体的积极幻想。而Fischer等人则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证明,积极幻想不是自动加工过程,认为积极幻想是一种主动建构(如维护自己的立场、抑制威胁性信息等),这一过程要消耗一定的心理资源(Fischer,Greitemeyer,&Frey,2007)。
, 百拇医药
    4.3恋爱关系领域

    积极幻想与恋爱关系的研究一直是心理学家们比较青睐的一个研究领域,古语有“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实际上是积极幻想的生活写照。美国心理学家Murray等人(1996a)的研究表明,当人们沉浸在浪漫的爱的体验中时,他们常常会将现实想象成自己希望或愿望的那样,他们不会为对方的真实品质而感到失望,而是将自己理想的形象投射在对方身上,甚至会将对方明显的缺点看作是一种美德。在另一项研究中,Murray等人分别以恋爱中的双方和结婚后的伴侣作为被试,要求他们各自描述他们自己和他们恋人的各种积极品质和消极品质(Murray&Holmes,1997;Murray et al.,1996b)。结果发现,被试对恋人的品质印象,与对方对自己品质的自我报告相比,前者的评价要高于后者,也就是说:所有被试均比对方自己更喜欢对方(Barelds-Dijkstra&Barelds,2008)。

    荷兰学者Barelds和Dqkstra(2009)的调查同样发现,恋人们在对对方的外表吸引力以及关系质量方面的认知均存在积极幻想,而这种积极幻想一方面可以使得相互问的恋爱关系更稳定、更持久、满意度也更高,另一方面,这种积极幻想还可以使双方的冲突、怀疑和不安全感都得到降低(Murray&Holmes,1997;Murray et al.,1996b)。这说明积极幻想可以帮助那些恋爱中的人们捕捉到坚定的信念和安全感,而不是仅仅简单地建构了满意度。最近有研究发现,积极幻想现象不仅仅是发生在异性恋(Heterosexual)中,在同性恋(Gay和Lesbian)中也同样存在(conley et al.,2009)。
, 百拇医药
    4.4跨文化领域

    积极幻想是否具有跨文化性特点也是积极幻想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Heine和Hamamura(2007)运用元分析的方法,发现东亚人与西方人在积极幻想方面有显著差异,西方人积极幻想的程度更高。国内的王轶楠曾对积极幻想中有关不切实际的自我积极看法方面的研究做了相关的回顾(王轶楠,2005),研究发现北美文化下的个体普遍表现出积极幻想,而东方文化下的个体普遍倾向于关注自己的缺点与不足,这说明积极幻想在跨文化上可能存在不一致性特点。

    另外一项研究检验了积极幻想的维度与与三个西方国家(分别是美国、克罗地亚和挪威)篮球运动员运动成绩的相关性(catina et al.,2005),结果表明二者呈显著正相关,这说明积极幻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预测行为的一项重要指标(指西方文化背景)。除此之外,该研究还发现,三个国家的个体的积极幻想水平并无统计学水平上的差异,积极幻想的结构在这三个国家中具有类似的操作方式,尤其是在夸大个人对现实控制感维度方面,三个国家的的个体呈现高度一致。这一研究从另一个角度说明,积极幻想可能仅存在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但在同一种西方文化背景下,不同国家的个体的积极幻想的特点可能呈现一致性。
, 百拇医药
    5 总结与展望

    积极幻想是当代积极心理学的一个研究主题,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准,它有助于个体在威胁情境下或应激事件中获得良好适应,特别是随着当代积极心理学的兴起,积极幻想正越来越受到各个领域研究者的关注。然而,关于积极幻想的研究目前仍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而这些问题也将是积极幻想的未来研究方向。

    首先,从积极幻想的表现方式上看。积极幻想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其内涵发生了一些变化,不再仅仅局限于Taylor等人当年所提出的三方面表现形式,人们进一步扩充了积极幻想的内涵。比如一些学者在研究中采用自我提升(self-enhancement)这一概念来替代积极幻想,其内涵与文中不切实际的自我积极看法相似(Robins&Beer,2001;Taylor et al.,2003b);Johnson等人(2006)将过度自信(overconfidence)纳入积极幻想范畴。然而,这些提法正确与否呢?能否真正反映积极幻想的内涵呢?积极幻想是否还有其他的表现形式呢?这些问题都将是积极幻想表现方式未来研究需要关注的。
, 百拇医药
    其次,从积极幻想的研究方法上看。当代心理学研究积极幻想的方法主要集中在问卷评估和实验范式,还有就是借助其他研究领域的一些实验范式来研究积极幻想。比如Fischer等人通过采用经典自我损耗(ego depletion)范式,探究积极幻想与心理资源的关系(Fischer et al.,2007)。然而,目前多数研究采用问卷评估,不同的研究者又常采用不同的问卷量表,即使不考虑问卷本身所具有的内省特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结果的权威性和普适性。除此之外,现有积极幻想的评估问卷还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其效度与常模,问卷的评估并不能真正反映个体积极幻想的程度。Lee和Chung(2008)认为对于积极幻想的研究应该采用行为测量或是多元特质与多元方法(multi-trait-and-multi-method)相结合的评估方式来取代之前的自我报告法和纸笔测验(paper-and-pencil)。因此,研究工具的改进与实验范式的借鉴将成为积极幻想研究方法今后研究的重要方面。

    最后,从积极幻想的研究领域上看。尽管积极幻想在心理健康、恋爱关系、心理资源和跨文化等领域都已展开研究,并取得一些成果,但其心理机制至今却并未取得大的进展,甚至是在认知神经科学流行的当下,诸如ERP、fMRI等电生理指标也未引入到积极幻想的研究中。未来有关积极幻想的研究仍存在很大的空间,而积极幻想的心理机制与生理机制研究必将成为今后积极幻想研究的重点。, 百拇医药(任 俊 蔡晓辉)
上一页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