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科学进展》 > 2010年第9期
编号:11950353
比喻性语言加工的脑机制(4)
http://www.100md.com 2010年9月1日 《心理科学进展》 2010年第9期
     干扰导致错误率的增加,特别是字面意义错误率的上升。同时,在Lauro等人(2008)的研究中,对字面意义句子的加工还激活左侧顶下小叶和缘上回。对此,研究者认为,左侧顶下小叶在字面意义匹配任务中的激活可能和语音记忆资源的不同需求有关。因为在比喻意义的匹配任务中,图画描述关于比喻意义(通常是抽象的)的具体实例,被试需要决定这个描述是否合适。这个判断需要中央执行系统的参与来维持句子意义,然后和图画进行匹配。作为对比,对于可能并不匹配的字面意义句子的觉察仅仅需要对句子逐字逐句的加工,因此,语音环必然参与其中。

    总之,来自正常被试和脑损伤被试的研究结果均表明,大脑左右半球都参与比喻性表达的加工,但是由于研究所选用材料不同(隐喻、惯用语或反语),选取的测试手段不同,要求完成的任务不同,造成当前比喻性表达认知神经机制研究中激活脑区存在多样化的趋势。Eviatar和Just(2006)对年轻健康学生的研究表明,隐喻和反语加工激活的脑区不同。他们给被试阅读较短的故事,隐喻句、反语句或字面句分别出现在故事的结尾。相对其它两类材料,对隐喻的加工引发左侧额下回和双侧颞回较大范围的激活,而反语则引发右侧颞上回中部较大范围的激活。即使研究者选取相同的材料,研究结果也会出现不同。Zempleni等人(2007)对失语症病人的研究表明,在加工存在歧义的惯用语时,右脑颞叶存在额外的激活;但是Lauro等人(2008)对正常被试的研究却没有发现两类惯用语脑区激活存在差异。造成上述差异可能的原因是两个研究选取的被试不同。但是,很明显对于存在两种意义的惯用语,加工过程必然存在对比喻意义的激活或者对字面意义的抑制,抑或两者同时进行;但是对于不存在字面意义的惯用语,加工仅仅是对比喻意义的提取 ......
上一页1 2 3 4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70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