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对当前中国心理健康服务实践的影响(4)
式,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合、地合、人合、己合”的和谐健康观不谋而合(罗鸣春,苏丹,孟景,2009)。健康观的发展要求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到以预防为主、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和社会支持环境的健康促进模式。这既是心理健康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东西方心理健康思想发展与融合的结果(罗鸣春,苏丹,2008)。4.2理论和方法层次
当代心理健康服务的理论和方法是从西方传入中国的,必然要与中国传统文化意义体系产生碰撞及交流和融合,这是中国心理健康服务模式本土化必然经历的过程。如何处理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本土化与西方化问题?杨国枢(1997)认为这是一个从“外源性本土化”或“进口式本土化”到“内源性本土化”或“原生性本土化”的过程。钱铭怡和杨寅(2008,p.328~329)认为中国心理健康服务本土化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将东方思想观点结合应用于心理服务体系的框架之中;第二个层次是将西方成功的心理健康服务的技术方法运用于中国心理健康服务模型之中;第三个层次是基于中国文化的思想提出并发展自己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型和理论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14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