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科学进展》 > 2015年第4期
编号:55262
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适应的不对称性及其机制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15年2月1日 2015年第4期
基线,1引言,2消极情感和积极情感适应的不对称性,1消极事件的情感适应特点,2积极事件的情感适应特点,3消极适应与积极适应的不对称性,3情感适应不对称性的理论解释,1进化心理学的视角,2认知心理学的视角,3积极心
     李爱梅 高结怡 彭 元 夏 萤 陈晓曦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 广州 510632)

    1 引言

    在当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中, 倍受关注的主题之一是如何提高个体的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 SWB)水平, 即减少消极情绪, 增加积极情绪, 并提高生活满意度。然而, 有关情感适应(affective adaptation)的研究却发现, 人们对重要的生活事件(不管是幸福还是痛苦)最初会做出强烈的情感反应, 但不久就会逐渐适应, 回到原来的幸福感水平, 这就好比站在“快乐踏水车”(hedonic treadmill)上(Frederick & Loewenstein,1999; 李静, 郭永玉, 2010)。Brickman, Coates和Janoff-Bulman (1978)发现从长期来看, 中了大奖的人所体验到的幸福感并不比一般人高, 甚至瘫痪的人所体验到的消极感受也随着时间消失。另有一些研究发现一个国家的某一时期, 人们的收入增加确实会提高人们的幸福感水平, 但是随着收入增加到一定程度, 收入的持续增加并没有伴随人们的幸福感显著提高, 究其原因是人们对收入的增加产生了情感适应, 这种现象被称为“幸福悖论” (Easterlin paradox) (Easterlin, 1974; Easterlin& Sawangfa, 2010; 李静, 郭永玉, 2010)。因此,有研究者认为即使经历过重大的生活事件, 人们的幸福感还是会慢慢回到由基因决定的设定点(set-point)上, 任何想要提高人们幸福感水平的努力都将是徒劳的(Lykken & Tellegen, 1996)。情感适应是必然的吗?人们的主观幸福感不可能提高了吗?

    然而, 近几年关于情感适应的研究却得出不完全一致的结论。Lucas (2005, 2007)通过追踪研究发现, 在经历了残疾、离婚、失去伴侣等消极事件后, 个体并不能完全适应, 即使事隔多年,幸福感也很难回到基线水平。Powdthavee (2012)发现, 个体对失业难以适应, 失业使个体的幸福感长期处在较低的水平, 即使再就业, 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也不能回到基线水平。而一些关于积极情感适应的研究却发现, 幸福感在升高后很容易回到基线水平。Boswell, Boudreau和Tichy (2005)发现职位晋升初期, 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显著升高,而大概在一年之后主观幸福感不再升高, 最后主观幸福感逐渐回到基线水平。研究者发现孩子的出生会使父母的幸福感水平升高, 但父母会逐渐对孩子的出生产生适应, 大概在 2年后父母的幸福感回到基线水平(Dyrdal & Lucas, 2013; Clark,Diener, Georgellis, & Lucas, 2008; Frijters, Johnston,& Shields, 2011)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938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