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阶层心理学视角下的公平研究*
归因,1引言,2社会阶层与社会阶层心理学:从一个变量到一个领域,1社会阶层,2社会阶层心理学,2.1为什么心理学要系统地研究社会阶层,2.2心理学怎样研究社会阶层——社会阶层心理学的研究取向,3社会阶层与社会公平的研究:社会认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人的发展与心理健康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9)1 引言
在2014年底举行的网易经济学家年会上,著名经济学家、曾任美国财政部长和哈佛大学校长的 Summers指出,在面对不平等问题上,中美两国有着共同的挑战,仇富更是已成为全球共同的现象。在美国,最富有的1%的人所得的收入占到全部收入的 21%。那么中国的情况呢?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2014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69。这一数值已经超过了国际标准警戒线,显示了我国社会依然存在着很严峻的贫富分化状况。
当然,基尼系数只是一个客观数据,如果不同收入群体间的流动是畅通的,低收入群体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善生存条件,那么即使社会存在着分层现象,社会矛盾也不会过于激化,反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发展(戴海东,易招娣,2012;盛智明,2013)。然而,当前我国机会不公、阶层固化的现象恰恰使得基尼系数带来的矛盾被进一步放大(白天亮,曲哲涵,2010)。在李春玲(2010)的研究中,多项指标一致显示,近年来的大学扩招,不仅没有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很多方面的不平等程度反倒还有明显上升,如管理人员的子女上大学的机会是农民子女的 5.1倍,城市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更是农村人的6.3倍。除了教育公平,就业公平的问题同样突出,一项全国性样本的调查表明,高校毕业生的求职结果和起薪均显著地受到家庭收入、城乡和父母职业的影响,家庭背景越好,毕业生的就业越有优势(岳昌君,张恺,2014)。近年来我们频频可以听到像“官二代”、“富二代”、“垄二代”、“农民工二代”这些说法,也恰恰反映了阶层纵向流动缺乏公平机制,下层个体向上层流动变得越来越艰难这样的社会现实。
由上可知,阶层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不仅会长期地存在,而且还将对社会的发展变革带来长远的影响。因此,对社会阶层的科学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近些年,社会阶层的研究引发了学术界多学科的强烈兴趣,具体到心理学,短短几年间对社会阶层无论在理论上还是研究上都有很多重要的成果,作为一个独立领域的社会阶层心理学开始产生(Kraus &Stephens,2012)。
2 社会阶层与社会阶层心理学:从一个变量到一个领域
心理学研究者对社会阶层(social class)①social class,指的是社会阶层或社会阶级,在马克思的著作以及有关“中产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等语境中,通常译为社会阶级,而现当代社会科学文献中更多地将其译为社会阶层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16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