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安全与健康》 > 2004年第1期
编号:11313851
安全工作也要“打假”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月1日 《安全与健康》 2004年第1期
     社会上的假货早已让人深恶痛绝。其实,“假”不仅存在于商品中,安全工作中也有“假”,也应该“打假”。这不是危言耸听,不然的话为何有些部门和单位安全检查过后便出事,有的还接二连三地出现同一类型安全事故。

    一是“假记录”。安全工作台账是车间、加油站等基层部门组织安全学习、研究安全工作、进行事故分析等的真实记录。可是有的班组,很少组织或根本不组织安全活动。而是指定有文化的同志去“闭门造车”,造假记录,以应付检查。安全活动虽未进行,但安全记录却记得头头是道。

    二是“假学习”。加油站、车间等班组安全学习的主要内容,本应是传达上级对安全工作的批示精神,学习有关文件精神、事故案例、讲座班组安全工作的专题会会议。但是如今却被几句简短的班后工作小结所替代,有的即使开了,也是班长或安全员一人唱独角戏,班组安全学习达不到应有的目的。

    三是“假检查”。下去检查安全工作不深入实际,不去听取职工群众的反映,只是停留在听汇报、看资料上,听什么,是什么,看什么,信什么。满足于走马观花。

    四是“假动作”。对安全工作不是真抓实干,而是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玩花架子。加上我们现在检查工作习惯于先通知后检查,这就使得一些单位为了应付检查搞临时性突击“造假”。平时安全工作问题不少的单位,检查起来次次过关,一旦检查过后就“涛声依旧”。

    五是“假汇报”。汇报工作时不实事求是,而是说假话,汇报“假情况”。常常是“以点代面”,把点上的做法说成是面上的工作,以偏盖全,把少数人的反映当作是多数人的认识,以俊遮丑,报喜不报忧。

    总之,上述安全工作中的“造假”决不是个别的现象。笔者认为,各部门应采取扎扎实实的行动,杜绝这类安全工作的造假行为。以确保企业和员工生命财产的安全。, http://www.100md.com(虞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