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上)
3、运行作用的目的性。即整个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要素选择、功能配置、系统组合、应急预案、救援措施等都要有具体的目标和明确的要求,不能为建立体系而建立体系。一般来说,这一目的性充分地体现于以下方面:一是应急救援体系覆盖及作用区域或范围应明确,所针对的行业的风险、事故种类或紧急情况也应大致是明确的,以保证整个体系运行的有效性;二是构成应急救援体系组成部分的组织指挥系统应有其特定的职责及权限规定,相关功能部门应有明确的职责要求及工作评价标准,所选择的人员应经过专门的训练和教育、具备与应急救援活动相适应的知识、能力与技能,所购置的设施、装备应具备相应的功能并能有效发挥作用。三是应急救援体系的预案、紧急处置措施、响应程序等应是有针对性的、具体的、有目的,不能笼统、含糊不清、无的放矢;四是有关社会力量的动员应是有目的、明确和及时的,即在应急救援活动中对涉及社会、公众力量的动员应尽可能限制在特定的群体、一定的区域范围,而且其要求必须准确、明确、及时、简单、易行。4、体系运行的整体性。整体性是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运行并发挥作用的目标之一,也是整个社会对应急救援体系运行提出的基本要求之一。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及应急救援活动都必须占用和耗费一定数量的资源,为使这些资源的每一个单位都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应急救援的体系运行必须做到以下的方面:一是要素之间必须匹配,通过要素的匹配,使要素结合的效用发挥得最大 ;二是上下级政府之间必须协调,即各级政府之间的应急救援体系及应急救援活动应相互协调,不能相互脱节;三是部门之间必须配合,即应急救援体系及应急救援活动中的各部门均有不同的职责、发挥不同的功能作用,应当做到各负其职、各司其职,同时要密切配合,相互补台,消除空白;四是企业内外必须衔接,即企业的应急救援预案及应急救援工作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应急救援预案及应急救援工作合理有机地衔接,确保整个应急救援活动的统一协调及高效。通过上述几方面,使得应急救援要素在运行中的组合达到“1+1>2”的效果,确保各种要素功能的搭配及所能发挥的效果最好、效率最高、效能最优。
5、体系发展的适应性。应急救援体系是整个安全生产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立、完善受制于某一时期某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科技发展水平,某一时期被认为是先进、完善、有效的应急救援体系可能随着政治、经济、科技社会和的发展而显得不适应,因此,应急救援体系的自身必须具有相当强的适应性,以适应各级党委、政府对安全生产的新要求、新部署,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的新情况,适应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新问题,适应安全生产科技发展的新趋势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125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