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安全与健康》 > 2005年第1期
编号:11313237
人体生物节律理论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月1日 《安全与健康》 2005年第1期
人体生物节律理论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人体生物节律理论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伤亡事故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其影响因素多,有技术的,组织管理的,社会的,经济的,心理生理学的及天然的因素。但实践证明:只要不断提高生产水平和管理水平,伤亡事故是可以避免或减少的。应用人体生物节律理论指导安全生产便是很有意义的尝试。

    一、对生物节律理论的认识

    世界上主要有两种节律:宇宙节律和生物节律。有节律的活动是最合理、最经济的。海洋中有一种生物叫做脊板珊瑚,它身上佩带着相当可靠的“日钟”和“年钟”。它不仅证明了“生物钟”的存在,同时还说明了地球的自然节律曾发生过巨大的变化。现今海洋中的脊椎珊瑚年轮间的“日钟”刻记着360余天为一年的史实。可是在泥盆纪的同种脊住珊瑚化石中,年轮间的“日钟”却记载着一年是400多天,泥盆纪距今三亿七千万年。利用原子钟的测量证实,地球在那时(泥盆纪)的转速与今不同,不是大约365.25天,而是400多天。

    生物节律理论虽然是1960年冷泉港国际生物节律座谈会以后创立起来的一门新的科学,但这种理论肯定不是新的。《黄帝内经》中记载:“春夏阳气发泄,自秋至冬阳气收藏。四时脉象则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哲虫将去;冬日在骨,哲虫周密,君子居室”。反映了人体脉象的规律。另载,“夫百病者,多以日慧昼安,夕加夜甚”。反映了病情变化的规律。明代《医宗金鉴》一书记载小儿身体生长发育的情况是:“三十二日为一变,六十四日为一蒸,变蒸时小儿出现微热,不思饮食等症状,数天后便自然消退。”这些是目前国内生物节律最早的记实。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有关学者经过长期研究表明,人体内的各种生物活动都有一定的周期。对人的自我感觉影响最大的有三个因素——体力、情绪和智力。认为每个人从他诞生的那时起直到生命的终结,其生命活动都存在有3种可以预告的周期性波动:
, 百拇医药
    1.23天的体力周期波动;

    2.28天的情绪周期波动;

    3.33天智力周期波动。

    将这3种变化谱画在同一坐标系内,可以绘制出一幅3条波浪形的正统曲线图。按照生物节律理论,体力、情绪、智力的周期性变化,不是因人而异的,而是所有人都是如此的。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心理学教授赫尔曼·斯瓦波达论文(1900年):“生命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之中,这种理论并非指我们命运的变化或者在生活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即使你是生活在一种完全不受外界影响或任何外界影响都不能改变你的精神和体力状态的环境之中,你的生命活动仍然是变化的,绝不可能每天都一个样。无论你有多么健康的身心都不可能避免不时出现的身体或精神上的不适。”因此,生物节律理论能及时而清楚地揭示了人们注意自己所处的周期变化。尽量不安排在“零日”(危象日)或“临界期”从事危险倾向的工作。从而有效地指导自己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提高生活的安全程度。
, 百拇医药
    二、生物节律的实际应用

    应该指出的是,生物节律理论是生命活动周期与人类体力、情绪、及智力状态的明显关系的理论。这种理论迄今仍未正式地为科学所证明。虽然尚无充分地科学证明,但许多部门已逐渐从这些生物节律理论得到利益。国内外都有不少单位利用生物节律理论防止工伤事故,并取得很好的效果:

    三、应用生物节奏理论指导安全生产的建议

    生物节律研究人员提出关于在“临界期”内由于人的劳动能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以及情绪不稳定而容易发生差错。通过对具体伤亡事故的分析也可证实:零日和临界期是容易发生事故的危险日子。诚然,并不等于处于零日和临界期的人就一定会发生事故,但纵观大量的事故案例,人为原因占很大比重。如果对影响人为原因的因素:体力状况、情绪变化、智力起伏加以控制,使被控制者心中有数,自我预防,也能起到减少或避免事故的作用。其次,基层领导若能了解职工的生物节律加强监护和检查,实现事前控制,对加强安全管理,保障职工人身安全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为了预防事故的发生,在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生产水平的同时,建议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选出几项具有伤亡危险的工种,为从事这些工种的工人编制生物节律曲线,输进计算机。当这些工人上班时,发给生物节律处于临界期的工人一种红色卡片,警告他们当天要特别注意安全生产,而对生物节律处于“双零日”及“三重零日”的工人,则安排他们轮休,不准他们当天上班。加强对从事具有危险工作的员工进行心理预防,一定能够大大提高劳动安全生产率,这在国内外都有成功的经验。, 百拇医药(柴业林 胡金花 林香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