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安全与健康》 > 2007年第7期
编号:11487482
中职校“师源性”心理伤害的表现原因及对策
http://www.100md.com 2007年7月1日 《安全与健康》 2007年第7期
     “师源性”心理伤害,指来自教师的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伤害。在中职校,“师源性”心理伤害体现在学生管理的各个环节。“师源性”心理伤害在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中是一个潜藏的杀手,如果不坦诚面对这个问题,将会给中职生心理健康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

    一、“师源性”心理伤害通常的表现形式及其带来的后果

    (一)不信任学生。一女生宿舍丢失一些日用品,因此宿舍一女同学受到怀疑。教师在处理该女生事件中,没有给学生以充分的的信任,而是凭着外部的印象,随意给学生贴上“小偷”“坏学生”等不符合事实的标签。该女生的自尊心无疑受到很大的伤害。正是因为教师对她的不信任而导致她对周围人的彻底失望和不信任,对周围人的不信任又导致她的自暴自弃和对周围人的极端敌意。该女生以“偷”做为对同学、对教师的报复,其中的责任一部分必须归咎于教师。教师的专断、教师对学生不公平的评价、教师的偏见,导致学生心理受到了重创,由此而产生的厌学、弃学、对教师和学校的恐惧感、报复、攻击性行为,在中职校的管理中并不是一个少见的现象。

    (二)学生管理中的粗暴行为。部分教师利用学生管理的主动权,打着严格遵守学生管理制度的旗子,以绝对权威(管理学生的权威)和优势(做为教师的优势)来压制学生,对学生采用了一些粗暴的手段,如体罚、变相体罚、甚至暴力打击。管理过程中的粗暴手段,只会给学生带来强烈的反感。受到打击的学生模仿教师对其使用的行为,也对教师进行打击和报复,“以其人之身,还治其人之道”。中职生的这种强烈的叛逆行为、逆反心理,是中职生衍生反社会行为的基础,其中的根源之一,就是教师带给他们的心理伤害!

    (三)对学生人格的侮辱。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没有顾及学生的自尊心和心理感受,对学生人格肆意进行侮辱,导致学生自卑、敏感、压抑,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严重的打击之后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95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