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大中国传统养生法之药物养生法
上期,我们介绍了张国玺教授撰写的《4大中国传统养生法之运动养生法》。本期,张教授将继续为我们讲述——中药学将能够补益正气,改善脏腑功能,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治疗虚证的药物称为补虚药或补益药。药物养生法,正是指应用补益中药的调养,来保养生命的方法,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那些体质虚弱的中老年人。
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所需要的补益品也不相同。从中医药学理论讲,人的体质分为虚证和实证两大类,实证体质的人就不宜服用补益品,也就是说补益品主要是用于体质较虚弱的人。而不同的虚证又要选择不同的补益品,这就是中医所讲的“辨证施治”。在中医中,虚证分为气虚、血虚、阳虚、阴虚四大类,而补益中药的分类也与此相承。
补益中药的分类
与虚证的分类相对应,补益中药分为补气药、补血药、补阴药及补阳药四大类。
补气药
包括人参、西洋参、党参、太子参、灵芝、黄芪、白术、山药、扁豆、甘草、大枣、蜂蜜等。
补气类中药的特点,是能够增强人体的功能活动能力,特别对脾肺两脏的生理功能有显著的滋补作用,主要适用于治疗脾气虚弱或肺气虚弱等证。中医认为:脾气不足,身体就会出现精神疲倦,四肢无力,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稀烂),甚至脏器下垂等症状;肺气不足,就会出现少气懒言,动则气喘,易出虚汗等症状。有如上症状者可选用补气药进行滋补。
补血药
包括当归、熟地、何首乌、阿胶、龙眼肉、三七(熟)等。
补血类中药的特点,是能够滋补阴血,促进心、肝、脾、肾诸脏功能。中医认为“心主血脉”,“肝藏血”,“脾统血”及“肾藏精”,“精血同源”,所以心肝脾肾诸脏均与血液的生成有关。血虚证者除表现出面色、唇色、指甲等颜色变化外,还常有失眠健忘,多梦易惊等病症。宜用补血药进行滋补。
补阴药
包括沙参、麦冬、天冬、石斛、玉竹、黄精、百合、枸杞子、桑椹、墨旱莲、女贞子、龟板、鳖甲、黑芝麻等。补阴类中药的特点是能够滋养阴液,生津润燥,特别对肝、肾两脏有较强滋阴作用。阴虚者主要是机体内的阴液不足,有虚火妄动、手足心热、口燥咽干、大便干燥等症状。可选用补阴药进行滋养。
补阳药
包括鹿茸、黄狗肾、紫河车、蛤蚧、冬虫夏草、胡桃仁、肉苁蓉、锁阳、巴戟天、淫羊藿、仙茅、杜仲、续断、狗脊、骨碎补、补骨脂、益智仁、沙苑子、菟丝子、韭菜子、胡芦巴、阳起石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74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