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前远离心梗不是梦
每年,全世界约有17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这意味着每3个人当中就有1个人是死于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中风)和周围血管疾病。在我国每年有260万人死于中风和心肌梗死,这意味着每12秒就有一个人死于这两种病。
心肌梗死和缺血性中风、周围血管疾病有着共同的致病因素——血栓。
无论走到哪里,胡大一教授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人物。在6月3日北京举办的2004血栓相关疾病防治进展媒体通报会上也不例外。在数家媒体记者同时提出要求的情况下,能够接受本刊记者的独家专访,本身就很不容易了,而胡大一教授一句“家庭医药杂志社的要求我都会满足的”更是让记者受宠若惊。
因为这句话,因为这之前胡教授一直关心和大力支持本刊,这一切都使得胡大一教授和本刊记者就血栓相关性疾病的话题,在亲切、轻松的氛围下展开。
小心谨慎,警惕危险的血栓形成
“胡教授,人们常常在谈论一些血栓的话题,那么血栓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有了媒体见面会的铺垫,记者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简单通俗地说,血栓是流动的血液在血管(动脉或静脉)腔或心腔内发生凝固,形成血凝块,堵塞部分血管腔,引起血流明显减少,久之甚至完全中断的一组疾病。”胡大一教授微笑着回答道,“血栓的大小和成分因所发生的部位而异。大血栓的形成可以导致血管完全阻塞,从而引起急性缺血事件,缺少血液供应的器官或组织坏死,例如中风或急性心肌梗死。一个较小的血栓如果部分或者暂时闭塞血管,可以导致诸如短暂脑缺血发作和不稳定心绞痛等情况。”
“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哪些呢?”记者追问道。
“如果血栓形成发生在动脉系统,会导致由动脉供血的器官缺血、功能障碍,严重导致器官坏死,临床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缺血性中风 、心肌梗死、心绞痛、短暂脑缺血发作,外周动脉性疾病,如间歇性跛行、坏疽和坏死等。如果血栓发生在静脉系统,就会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如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不但影响下肢血液回流,导致下肢浮肿和静脉功能障碍,并且深静脉血栓是肺栓塞的主要来源。”胡教授耐心地回答道。
“那么,血栓形成后造成的危害有哪些呢?”
听到这个问题,胡大一教授眉头紧锁,深深的忧虑写在他的脸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基础上的血栓形成和深静脉血栓/肺栓塞是可致残致死的常见严重疾病。比如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是全身性动脉血管疾病,常累及一处以上的动脉血管,使60岁以上的患者预期寿命缩短8~12年。每年,全世界约有17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这意味着每3个人当中就有1个人是死于心肌梗死、缺血性中风和周围血管疾病。在我国每年有260万人死于中风和心肌梗死,这意味着每12秒就有一个人死于这两种病。此外,曾在一个部位动脉血栓形成疾病的患者,其在相同部位再次发病和发生其他部位缺血血栓性事件的危险性均增加。”
自我对照,你是血栓高危人群吗
“很多人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是,在日常生活中,动脉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是哪些?我们应该怎样去判断自己是否是这样高危人群呢?”记者问道。
“这的确是一个很多人都关注的焦点问题。”胡大一教授的回答可谓直截了当。
紧接着,胡大一教授介绍说,“大家可以自我对照一下,如果具有以下四个方面因素中的一个或者多个,那你就得小心了,也许血栓相关性疾病正在悄悄地向你靠近。”
一是肥胖、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等全身性疾病。比如糖尿病,有统计资料显示,每3个糖尿病患者中,会有2个以上死于心血管疾病,而且一旦确诊为糖尿病,在未来10年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和已经得过一次心肌梗死的患者是相似的,大约在20%。代谢综合征指一个个体同时具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一种综合征,这些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糖耐量降低,胰岛素水平提高和体重超重。
二是遗传因素,包括性别、年龄、遗传等。比如性别,中老年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男性是女性的2倍;年龄是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因素,30 岁的人得了并不等于80岁的时候不得,事实上其几率更大一些,比如致命性心急梗死80%以上是发生在65岁以上的老人;今年上半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和北京同仁医院已经发现的心肌梗死的患者中,有7%的患者年龄不到45岁,13%的年龄不到50岁,他们中间90%以上的是男性。遗传因素也不可忽视,美国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如果父母双亲中有一个70岁以前患急性心肌梗死,那么子女发生该病的危险性增加了2倍,而且发生越早子女的危险性就越大。
三是生活方式,包括吸烟、饮食不合理、缺少运动等。比如吸烟,很多人都知道吸烟损害呼吸系统,容易得肺癌。其实,吸烟和心血管疾病也有很大的关系。据美国的一项统计数据表明,美国所有心血管疾病死亡患者中,吸烟的效应将近占到20%。如果你患有高血压,但同时还吸烟,可以说是你太不幸了,因为你得中风的机会比不吸烟、没有高血压的人高20倍。
四是系统条件,包括血管事件病史、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胱氨酸血症等。患过心肌梗死的病人,在未来的20年,有20%的病人会再度发生心肌梗死。并且得了心肌梗死的病人在未来比别人更容易得脑血栓,而且还是心脏猝死、意外死亡的高危人群。
听完胡大一教授罗列的这些危险因素,记者不禁大吃一惊:“听上去很可怕的呀?”
“是啊!虽然性别等因素我们没有办法改变,但只要我们尽量减少危险因素的影响,积极预防,我们完全可以将它们消灭于萌芽状态。”看来,胡教授对记者的感慨是见怪不怪了。
未雨绸缪,争取65岁以前不发生心肌梗死
“我们一直都注意到,您在不同的场合或者在您的书稿中,一直坚持血栓相关疾病发病无前兆但可以预防,而无血栓就无事件。您是基于什么原因坚持这个观点的呢?”
呷了一口矿泉水,胡大一教授说道:“因为心血管疾病是一种突发事件结束患者生命的一类疾病,几年几十年的沉默在几十分钟或者几个小时就丢失生命,或者让一个人失去尊严。如果不强调预防的重要性和积极做好预防工作,等到突发事件到来的时候,已经是致残和致痛的时候了。”
“近来,一些媒体报道说,30多岁就得心肌梗死等血栓相关疾病的人有日渐上升的趋势,您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记者把一个热点话题抛给了胡大一教授。
“的确如此啊。”胡大一教授语重心长地对记者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中国人传统的生活方式在急剧改变,从而导致的血管疾病和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也在不断增加,那种认为中风和心肌梗死只是中老年人得的病,其实这是一个认识误区。我认为,血栓疾病的预防应该从青少年抓起。”
“从青少年抓起是着眼于更远的未来,但对于中老年人来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做呢?”记者追问道。
“立即行动,我们中国人在65岁以前不发生心肌梗死,决不是一个梦想或者一项科研项目。”胡大一教授的话掷地有声。
在目前的医疗技术水平基础上,一要做好一级预防,认真改变生活方式,如控制高血压、控制胆固醇、注意饮食、经常运动、告别烟草。二是对高危险患者应用有效的药物并坚持用好这些药物(如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等)。综合预防,以增加预防的有效性,提高用药的安全性。比如,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如果不控制血压,单纯用阿司匹林等药物预防,不仅起不到效果,还会增加脑出血的危险性。
“当然,要实现这个目标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通过积极开展大众健康教育,教给普通大众防病治病等相关知识,从而尽可能避免危险因素的发生。”
胡大一教授的这番话,让记者深深地感到了作为健康类大众媒体从业人员责任的重大。
专家简介:
胡大一,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和北京市突出贡献专家,首都精神文明奖章获得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现任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北京同仁医院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脏起博与电生理分会主任委员。担任20余家国内外著名学术团体的委员和专业杂志主编、副主编、编委。获国家级、部级及北京市级科研成果奖21项;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出版专著40余部。, 百拇医药(王 奇)
心肌梗死和缺血性中风、周围血管疾病有着共同的致病因素——血栓。
无论走到哪里,胡大一教授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人物。在6月3日北京举办的2004血栓相关疾病防治进展媒体通报会上也不例外。在数家媒体记者同时提出要求的情况下,能够接受本刊记者的独家专访,本身就很不容易了,而胡大一教授一句“家庭医药杂志社的要求我都会满足的”更是让记者受宠若惊。
因为这句话,因为这之前胡教授一直关心和大力支持本刊,这一切都使得胡大一教授和本刊记者就血栓相关性疾病的话题,在亲切、轻松的氛围下展开。
小心谨慎,警惕危险的血栓形成
“胡教授,人们常常在谈论一些血栓的话题,那么血栓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有了媒体见面会的铺垫,记者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简单通俗地说,血栓是流动的血液在血管(动脉或静脉)腔或心腔内发生凝固,形成血凝块,堵塞部分血管腔,引起血流明显减少,久之甚至完全中断的一组疾病。”胡大一教授微笑着回答道,“血栓的大小和成分因所发生的部位而异。大血栓的形成可以导致血管完全阻塞,从而引起急性缺血事件,缺少血液供应的器官或组织坏死,例如中风或急性心肌梗死。一个较小的血栓如果部分或者暂时闭塞血管,可以导致诸如短暂脑缺血发作和不稳定心绞痛等情况。”
“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哪些呢?”记者追问道。
“如果血栓形成发生在动脉系统,会导致由动脉供血的器官缺血、功能障碍,严重导致器官坏死,临床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缺血性中风 、心肌梗死、心绞痛、短暂脑缺血发作,外周动脉性疾病,如间歇性跛行、坏疽和坏死等。如果血栓发生在静脉系统,就会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如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不但影响下肢血液回流,导致下肢浮肿和静脉功能障碍,并且深静脉血栓是肺栓塞的主要来源。”胡教授耐心地回答道。
“那么,血栓形成后造成的危害有哪些呢?”
听到这个问题,胡大一教授眉头紧锁,深深的忧虑写在他的脸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基础上的血栓形成和深静脉血栓/肺栓塞是可致残致死的常见严重疾病。比如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是全身性动脉血管疾病,常累及一处以上的动脉血管,使60岁以上的患者预期寿命缩短8~12年。每年,全世界约有17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这意味着每3个人当中就有1个人是死于心肌梗死、缺血性中风和周围血管疾病。在我国每年有260万人死于中风和心肌梗死,这意味着每12秒就有一个人死于这两种病。此外,曾在一个部位动脉血栓形成疾病的患者,其在相同部位再次发病和发生其他部位缺血血栓性事件的危险性均增加。”
自我对照,你是血栓高危人群吗
“很多人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是,在日常生活中,动脉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是哪些?我们应该怎样去判断自己是否是这样高危人群呢?”记者问道。
“这的确是一个很多人都关注的焦点问题。”胡大一教授的回答可谓直截了当。
紧接着,胡大一教授介绍说,“大家可以自我对照一下,如果具有以下四个方面因素中的一个或者多个,那你就得小心了,也许血栓相关性疾病正在悄悄地向你靠近。”
一是肥胖、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等全身性疾病。比如糖尿病,有统计资料显示,每3个糖尿病患者中,会有2个以上死于心血管疾病,而且一旦确诊为糖尿病,在未来10年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和已经得过一次心肌梗死的患者是相似的,大约在20%。代谢综合征指一个个体同时具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一种综合征,这些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糖耐量降低,胰岛素水平提高和体重超重。
二是遗传因素,包括性别、年龄、遗传等。比如性别,中老年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男性是女性的2倍;年龄是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因素,30 岁的人得了并不等于80岁的时候不得,事实上其几率更大一些,比如致命性心急梗死80%以上是发生在65岁以上的老人;今年上半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和北京同仁医院已经发现的心肌梗死的患者中,有7%的患者年龄不到45岁,13%的年龄不到50岁,他们中间90%以上的是男性。遗传因素也不可忽视,美国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如果父母双亲中有一个70岁以前患急性心肌梗死,那么子女发生该病的危险性增加了2倍,而且发生越早子女的危险性就越大。
三是生活方式,包括吸烟、饮食不合理、缺少运动等。比如吸烟,很多人都知道吸烟损害呼吸系统,容易得肺癌。其实,吸烟和心血管疾病也有很大的关系。据美国的一项统计数据表明,美国所有心血管疾病死亡患者中,吸烟的效应将近占到20%。如果你患有高血压,但同时还吸烟,可以说是你太不幸了,因为你得中风的机会比不吸烟、没有高血压的人高20倍。
四是系统条件,包括血管事件病史、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胱氨酸血症等。患过心肌梗死的病人,在未来的20年,有20%的病人会再度发生心肌梗死。并且得了心肌梗死的病人在未来比别人更容易得脑血栓,而且还是心脏猝死、意外死亡的高危人群。
听完胡大一教授罗列的这些危险因素,记者不禁大吃一惊:“听上去很可怕的呀?”
“是啊!虽然性别等因素我们没有办法改变,但只要我们尽量减少危险因素的影响,积极预防,我们完全可以将它们消灭于萌芽状态。”看来,胡教授对记者的感慨是见怪不怪了。
未雨绸缪,争取65岁以前不发生心肌梗死
“我们一直都注意到,您在不同的场合或者在您的书稿中,一直坚持血栓相关疾病发病无前兆但可以预防,而无血栓就无事件。您是基于什么原因坚持这个观点的呢?”
呷了一口矿泉水,胡大一教授说道:“因为心血管疾病是一种突发事件结束患者生命的一类疾病,几年几十年的沉默在几十分钟或者几个小时就丢失生命,或者让一个人失去尊严。如果不强调预防的重要性和积极做好预防工作,等到突发事件到来的时候,已经是致残和致痛的时候了。”
“近来,一些媒体报道说,30多岁就得心肌梗死等血栓相关疾病的人有日渐上升的趋势,您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记者把一个热点话题抛给了胡大一教授。
“的确如此啊。”胡大一教授语重心长地对记者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中国人传统的生活方式在急剧改变,从而导致的血管疾病和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也在不断增加,那种认为中风和心肌梗死只是中老年人得的病,其实这是一个认识误区。我认为,血栓疾病的预防应该从青少年抓起。”
“从青少年抓起是着眼于更远的未来,但对于中老年人来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做呢?”记者追问道。
“立即行动,我们中国人在65岁以前不发生心肌梗死,决不是一个梦想或者一项科研项目。”胡大一教授的话掷地有声。
在目前的医疗技术水平基础上,一要做好一级预防,认真改变生活方式,如控制高血压、控制胆固醇、注意饮食、经常运动、告别烟草。二是对高危险患者应用有效的药物并坚持用好这些药物(如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等)。综合预防,以增加预防的有效性,提高用药的安全性。比如,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如果不控制血压,单纯用阿司匹林等药物预防,不仅起不到效果,还会增加脑出血的危险性。
“当然,要实现这个目标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通过积极开展大众健康教育,教给普通大众防病治病等相关知识,从而尽可能避免危险因素的发生。”
胡大一教授的这番话,让记者深深地感到了作为健康类大众媒体从业人员责任的重大。
专家简介:
胡大一,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和北京市突出贡献专家,首都精神文明奖章获得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现任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北京同仁医院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脏起博与电生理分会主任委员。担任20余家国内外著名学术团体的委员和专业杂志主编、副主编、编委。获国家级、部级及北京市级科研成果奖21项;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出版专著40余部。, 百拇医药(王 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