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医药》 > 2011年第3期
编号:11985481
疏通血管,看它们的(1)
http://www.100md.com 2011年3月1日 《家庭医药》 2011年第3期
     手指割破了,大家都知道要止血;但血管“堵车”时,许多人往往不知所措。实际上,血管堵塞,就是血液的非正常凝固造成的,疏通血管,就是要对抗血液的凝固,简称“抗凝”。

    血管“堵车”是冠心病、脑中风、静脉血栓等多种严重疾病的元凶。随着心脑血管病发病率逐渐上升,抗凝,已越来越被人们熟悉;抗凝药物,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血液有其重要的生理作用,为驾驭它,人体组建了“两套班子”,两者同心协力,使血液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出血时,凝血系统启动,血液会在破口处凝固,阻止进一步出血;血液变稠时,抗凝血系统启动,阻止血管被凝血块堵塞。一旦这种平衡状态破坏,便可出现血栓、栓塞、血管内凝血等疾病。这时,可能就需要抗凝血药出场,阻止血液在血管里“堵车”。

    抗凝:好处远大于风险

    抗凝药有助维持血液正常流动,发挥抗凝、调血脂、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作用。

    不过,很多治疗都是有利有弊,如何取舍需要根据病情入手。抗凝药本身不太听指挥,不仅合理剂量难以一次找准,也不能想停就停。抗凝药用量不足,起不到抗凝作用,导致脑中风和心肌梗死风险增大;服用过量,又会出现牙龈出血、鼻出血、血尿、黑便、胃溃疡、月经量多或时间延长,严重出血以胃肠道出血最为常见,需要输血和外科治疗。

    尽管抗凝不慎可能引起出血等危险后果,但总体而言,抗凝获益更大。实践证实,房颤、高血压、糖尿病、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征、60岁以上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以及许多外科手术前后,都应积极抗凝,防止血栓形成或复发。但要警惕,痴呆、慢性肾功能衰竭、贫血、严重慢性酒精依赖(酒瘾太大)且转氨酶高于正常上限值3倍、大便潜血阳性的隐匿性出血、颅内出血病史、头部外伤后和长期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等患者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07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