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医药》 > 2019年第5期
编号:13341430
不可盲目夸大“中药肝毒性”
http://www.100md.com 2019年5月1日 《家庭医药》 2019年第5期
     2019年2月8日,《胃肠病学》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中国大陆药物性肝损伤(DILI)发生率及病因学》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普通人群中每年DILI发生率至少为23.80/10万人,高于西方国家,且在我国引起DILI的药物中,各类保健品和传统中药占26.81%。该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广泛关注。

    近年来,关于DILI的话题时见报端,尤其关于“中药有毒”的话题,总是能够触及国人的敏感神经。本期人物专访,特邀国家“973”首席科学家、原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刘平教授,就我国DILI的临床实际问题,为大家答疑解惑。

    前段时间,一篇发表在全球消化疾病领域顶级期刊《胃肠病学》上的研究论文《中国大陆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及病因学》称,在中国大陆引起肝损伤的最主要药物为各类膳食补充剂(保健品)和中草药(占26.81%)、抗结核药(占21.99%)、抗肿瘤药或免疫调整剂(占8.34%)。随后,有媒体刊载了题名为《中国近三成的药物肝损伤,来自草药和保健品》的报道,引起了大家的热议。

    对此,很多业内人士提出质疑:从原文中可以看出,在中国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除了保健品和中草药,剩下的70%以上的原因是由各类西药导致的,大众媒体和公众是否片面解读了这项研究结果,夸大了中草药的肝毒性呢?

    为了解开以上疑惑,给公众一个正确的认识,记者专门采访了中医药肝病研究领域著名学者、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上海市名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刘平教授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0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