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医卫谱新篇
医疗卫生,改革,建国初期,奠定发展基础,1950年,1952年,1956年,1965年,1971年,改革开放,力推制度建设,1980年,1985年,1992年,1994年,1996年,1998年,2001年,2002年,2003年,医改
策 划:本刊编辑部执 行:邱婷婷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我国的医务人员只有10万人,每万人只有2张住院床位,技术水平低下,医药和设备产业几乎是一纸空白,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保障水平较低。70年过去,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已达99.7万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840万张,卫生技术人员达952.9万人。这一切成果,都离不开党中央的英明决策,离不开全国人民的万众一心。
建国初期,奠定发展基础
1950年
1950 年8 月,第一次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召开。会议确立了“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为新中国卫生工作的三大基本方针。会后各级卫生部门开始在广大农村、城市街区和工矿企业建立基层卫生组织,同时在全国开始建立各种专业防疫机构和成立防疫队伍,并开始加强医学教育,大力培养基层医药卫生人员。此次会议不仅为新中国卫生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为保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2年
1952年春,美国在侵朝战争中发动细菌战。在保家卫国的浪潮中,人民群众把在全国城乡广泛兴起的卫生防疫运动称之为“爱国卫生运动”。1952年3月14日,由周恩来任主委的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成立,统一领导全国的爱国卫生运动。同年底,毛泽东为第二届全国卫生会议题词:“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在毛泽东的号召下,爱国卫生运动迅速掀起高潮,极大地改变了城乡卫生面貌。
1956年
1956年,全国人大一届三次会议通过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中规定,合作社对于因公负伤或因公致病的社员要负责医疗,并且要酌量给以劳动日作为补助,从而首次赋予集体介入农村社会成员疾病医疗的职责。随后,许多地方开始出现以集体经济为基础,以集体与个人相结合、互助互济的集体保健医疗站、合作医疗站或统筹医疗站。1959年11月,卫生部在山西省稷山县召开全国农村卫生工作会议,正式肯定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此后,这一制度在广大农村逐步扩大,基本解决了广大农村社会成员看病难的问题,为新中国农村医疗保障事业的发展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65年
1965年1月,中共中央批转了卫生部党组《关于城市组织巡回医疗队下农村配合社会主义教育运动防病治病的报告》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30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