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 2013年第4期
编号:12366056
保养六部曲 奏出春季健康歌
http://www.100md.com 2013年4月1日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3年第4期
     春季有三个月,从立春到立夏,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六个气节。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季节,《尚书》说:“东方为春,春者出也,万物之所出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春归大地,阳气升发,万物苏醒,蛰虫活动,天地自然一派生机勃勃,万物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人体之阳气也顺应自然,向上向外疏发。

    古语曰:“当审时气,节宣调摄,以卫其生。”春季养生首先要掌握春令之气升发舒畅的特点,节制和宣达春阳之气,并从起居、饮食、运动、精神和预防疾病以及预防痼疾复发等6个方面加以调摄,以保障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健康发展。

    精神调养

    春应于肝,从中医藏象理论看,肝藏血,主疏泄,在志为怒。肝阴血不足,则疏泄失职,阳气升泄太过,表现为稍受刺激则易怒。肝最喜调达舒畅,恶抑郁恼怒。《医学启源》中说:“肝与胆为表里,足厥阴(少阳)也。其经旺于春,乃万物之始生也。”肝胆经气都在春天旺达条畅,古人认为在美好的春天里,精神调摄要应于万物蓬勃的生机,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指出:“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在精神修养上做到心胸开阔,情绪乐观,向社会施予善良爱心。而同时还应像《类修要诀》提到的那样,“戒怒暴以养其性,少思虑以养其神,省言语以养其气,绝私念以养其心。”历代养生家还认为,在春光明媚,风和日丽的春天,应踏青问柳,登高赏花,游山戏水,行歌舞风,陶冶性情,以利春阳之气。总之,春之时,一定要使精神愉快,气血通常,以便使一身之阳气的运动,符合春天生机勃勃的规律。
, 百拇医药
    起居调养

    春回大地,天气渐暖,人皮肤腠理逐渐舒展,循环系统功能加强,皮肤末梢血液供应增多,汗腺分泌也增多,各器官负荷增加,于是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一种镇静、催眠作用,使身体困乏,民间称为“春困”。如何适应这种生理变化?《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说的是为适应这种自然与人体的变化,就当晚睡早起,散披长发,舒展形体,在庭院中信步漫行,使思想意识、灵感生发不息。春季养生还要注意防风御寒,衣着方面既要宽松舒展,又要柔软保暖。

    饮食调养

    春季阳气开发,人体新陈代谢也开始旺盛,饮食宜进辛、甘、温之品,忌酸涩;宜清淡可口,忌油腻生冷之物。春季阳气开发,辛甘之品可发散为阳以助春阳,温食利于护阳,如葱、荽、枣、花生等皆宜,但不宜食大热、大辛之食,如参、茸、附子等。春季肝气当令,肝过旺则克脾,使中土衰弱,不利健康。故《千金要方》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也指出,“春不食肝”。《摄生消息论》中有:“当春之时,食味宜减酸宜甘,以养脾气。饮酒不可过多,米面团饼,不可多食,致伤脾胃,难以消化”。因多食酸可引起胃酸分泌障碍,影响消化吸收。在春季提倡多食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和新鲜蔬菜。现代营养学认为,缺少B族维生素,且饮食过量是引起“春困”的原因之一。故要常吃黄绿色蔬菜,如胡萝卜、菜花、圆白菜、柿子椒等。寒凉油腻之品易损脾阳,应少食。
, 百拇医药
    运动调养

    由于寒冷的冬季里人们多在室内活动,室外活动少,各脏腑器官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进入春季后,春光明媚,空气清新,暖风拂面,这种环境最有利于人体吐故纳新,采纳真气,以化精血,充养脏腑。实践证明,春季进行锻炼的人,抗病力强,一年中很少患呼吸系统疾病和其他传染病。一旦学习和工作起来,思维敏捷,办事效率高,不易疲劳。

    清晨,经过一夜睡眠,晨起到室外活动,有助于排除一夜积留在呼吸系统中的有害物质,加强新陈代谢。清晨又是一天中阳气始生之时,晨起运动可调神养性,练气保精,春季晨起锻炼,实乃养生之一大法(编者注:如果清晨雾霾重,不宜到外活动)。

    预防外感热病

    春季适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生存和传播,因此,春天外感热病较多。一般春季多发流感、急性支气管炎、肺炎、腮腺炎等,其中以感冒和流感最多。预防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最根本的措施有两条:一是讲卫生,除虫害,多开窗户,使空气流通,消灭传染源;二是加强保健锻炼,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
, 百拇医药
    也有较为简便易行的方法,如每天坚持保健按摩(穴位如迎香、风池、足三里等),能增强人体的免疫能力;在居室内放置一些薄荷油、风油精,任其慢慢挥发,以净化空气。在流感流行期间,可用食醋熏蒸法。一般每立方米5毫升食醋,加水1倍,关闭窗户,加热熏蒸,每周两次,对预防流感有良效。亦可服中药预防,如用苏叶、陈皮各等份泡水喝,连服5天,预防外感热病的效果也很好。

    预防痼疾复发

    春天是一个气候交替的过渡季节,有些人冬季保健不当,过食辛热,真阴内耗,阴虚火旺;或恣食肥甘油腻,痰热内蕴,至春被时令之邪所引,向外发散,所谓冬郁而春发,常出现头晕眩胀、胸满气闷、精神倦怠、四肢沉重等脏腑功能失调之症。再加之气候时有反常,一些年老体弱或患有宿疾者,就常常旧病复发。所谓“百草回芽,百病发作”,即指此意。尤其在春分前后,慢性病最易复发,如偏头疼、胃疼、慢性咽炎、过敏性哮喘、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精神病等最为常见。

    对于上述各种疾病,在发病前要从精神、起居、饮食、运动各方面保健锻炼,做好预防工作;在发病之后,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此外,古代养生家认为春季还应服用一些中药,以调整机体功能,预防疾病。《千金翼方》中提出:“凡人春服小续命汤三五剂及诸补散各一剂”,可健体防病。《寿世秘典》记载:“三月采桃花浸酒饮之,能除百病益颜色。”, 百拇医药(孔令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