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川式早餐里的深意
巴蜀大地上复杂且多变的地形阻隔了四川先民的脚步,人们藉由水系而分隔,饮食文化也由此划割出区域:岷江流域的上河帮,沱江流域的小河帮,嘉陵江流域的下河帮,横断山的藏区饮食。山川刻画了四川境内菜系的脉络与特质,即便是一日三餐中最容易被忽视的早餐,也能从中瞥见美食背后的深意。吃一次有故事的公馆菜
四川的公馆菜起源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当时的达官显贵、文化名流争相聘用各菜系的名厨,研制风味独特且创意十足的私家菜品,与川菜同源,又异于川菜,具有厚重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养生哲理。
比较有名气的公馆菜,有刘湘(原国民党四川省政府主席)公馆的醪糟红烧肉、杨慎修(原国民党四川省教育厅秘书长)养病时食用的香橙虫草鸭等。成都有不少主打公馆菜的餐厅,经营口味清淡的高档川菜,讲究“一菜一格,百菜百味”。
上河帮:在四川,当我们谈论清淡
上河帮菜系以岷江流域的成都、乐山为中心,菜品多为老川菜及宫廷菜、公馆菜一类的高档菜,用料讲究,装盘精致,口味相对清淡、温和、绵香,与通常印象中重麻重辣的川菜有较大反差。酒店高级宴会中的川菜,多属上河帮菜系。
其实,四川人嗜辣不过是近两百年的事,在此之前,川人多以糖来调味。魏文帝曹丕曾把蜀人吃烤肉蘸蜜糖当作奇闻异事,在《与朝臣诏》里记载道:“蜀睹豚鸡骛味皆淡,故蜀人作食,喜着饴蜜。”清乾隆年间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1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