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 2020年第2期
编号:13428464
揭秘药食同源
http://www.100md.com 2020年2月1日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0年第2期
    

    为了祛湿,隔三岔五熬上一锅薏仁红豆粥;听说何首乌能护发,打成粉每天泡水服用;要补血就吃当归、阿胶;还有红极一时的中年养生必备:枸杞泡水……当下,人们对养生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食疗、药膳等养生之道也随之流行。药食同源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中医理论,但自己搭配中药材进行食补,是否有雷区?

    药食同源持续走红,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以往,买中药材需要到中药店,而今,在市面上很多打着“养生”招牌的专卖店里,不仅售有枸杞、当归、党参等常见中药材,三七、玛咖等相对少见的药材也赫然在列。

    “这些都是从云南文山采购的药材,可以提供切片或打粉服务。”一家专卖店的工作人员表示,三七对老年人心脑血管比较好,打成粉末后直接泡水喝即可。记者走访时发现,虽然价格比普通药店偏高,但这些专卖店依然引来不少市民光顾。“我们家常年必备枸杞、当归之类食材,煲汤、泡水、熬粥都能用上,吃了对身体有好处。”一位老奶奶如是对记者说,食补总比吃药强。不光是中老年人,不少90后也加入了养生队伍。阿里健康消费报告数据显示,90后在中药食材的消费占比中,高达50%。

    此外,近年来,市场上各类以五谷杂粮、药食同源食材为原料的“养生粉”也十分走俏。商家宣称各种食材的搭配是按“中医的理论”,配成“经典食补方”,磨成粉后更有助于吸收,常吃能养身健体,甚至当成一家人的“营养早餐”来推荐;也有按不同需求配成的粉,强调具有某些疗效,比如调血脂、降血糖等,让不少消费者动心。

    “都是些五谷杂粮和药食同源的食材,应该对身体有好处吧。”吴女士买了用核桃仁、黑芝麻、枸杞、山药、红枣干和燕麦等8种食材磨成的“养生粉”后说,她主要是看中用来打粉的都是中医常用的调养食材,“即使效果没说得那么好,应该也不会有副作用。”吴女士的想法很有代表性,很多消费者看中“养生粉”,就是被商家强调的“五谷为养”“药食同源”,既有“疗效”又“安全无副作用”等卖点所吸引。

    数据显示,药食同源的走红,带动了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人参、枸杞等药食同源品种,每年保持了30%左右的销量增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日前发布的《中国“药食同源”研究(2019第一辑)》也表明,国内的环境条件、人口增长、老龄化、城镇化、居民收入增加、生活资源丰富、文化旅游改善等因素产生的需求亟须“药食同源”产品满足。研究结果预测,我国药食同源食疗经济结构的调整,预计近年将集中表现出来。

    药食同源而异途,食疗替代不了药疗

    药食同源是指一些食物即药物。那么,药物与食物在其发展过程中,究竟是怎样一种关系呢?

    农耕时代以前,食物主要通过采捕获得,渔猎需要体力,采集更需要智慧。《淮南子》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药物的出现,基于人类有意识的觅药行为,这一过程确实与觅食有关。可以设想这样的场景:神农品尝了大黄的根茎,腹痛腹泻,于是将这种“叶大根黄”的植物列入有毒有害品的清单,成为传说中所遭遇的“七十毒”之一;直到有一天,部落中的某人,因饮食积聚而备受煎熬,神农忽然想起这株能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的植物,找来给病者服下,各种不舒服霍然而愈。人类治疗史上第一个药物就此产生,“聚毒药以供医事”,大致就是这个意思。

    食物治病很早就有,《周礼》载有“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据郑玄注:“五谷,麻、黍、稷、麦、豆也”。《黄帝内经太素》明确指出:“五谷、五畜、五果、五菜,用之充饥则谓之食,以其疗病则谓之药。”可见,平时用于填饱肚子吃的粳米,就是食物;但补养脾胃时食用的粳米,就成了药物。

    药物与食物之间,难于截然划断,典型的例子有二。《金匮要略》有当归生姜羊肉汤,治寒疝、腹中痛、里急:“当归三两、生姜五两、羊肉一斤,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这里除了当归,其他都是食物。《后汉书·华佗传》记载道:华佗曾在路上见到有咽喉阻塞的人,想吃东西却不能下咽,家人用车载着欲前往就医,华佗听到了呻吟声,看了一番,对家人说,刚才路旁有家卖面食的,你到那去取他家的蒜泥萍醋(一种用浮萍制作的很酸的醋),喝它三升,病就好了。病人喝了,果真吐出了一条虫来,病也痊愈了。对此,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序录》中说:“此盖天地间物,莫不为天地间用,触遇则会,非其主对矣。”所以,米谷果菜、虫兽禽鸟,诸多可食之品,也堂而皇之地载入《本草经》。

    食物疗饥,药物治病,乃是常识;若是颠倒过来,以药丸充饥,用食物治病,则成为笑谈。有人说芹菜所含的芹菜素或许有助于控制血压,于是让高血压患者常吃芹菜,这样的建议算不得离谱;可因此让患者停止正規的高血压药物治疗,专门靠芹菜来降低血压,就荒谬而有害了。

    何以如此呢?药与食同源而异途,食物是能够满足机体正常生理和生化能量需求,并能延续正常寿命的物质。相对于药物而言,食物对机体生理生化过程的干预极小,长期乃至终身食用,一般不会给机体造成严重伤害;也正因为此,食物不足以改变因疾病而异常的生理生化过程,故不可能取代药物。

    即使站在传统医学的立场,过度强调食物疗疾,也很难做到逻辑自洽。孙思邈在《千金食治》的序论中明确承认药与食为两途,即所谓“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救疾之速,必凭于药。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不明药忌者,不能以除病也”。并指出,只是缘于药性猛烈,所以建议医生治病,先“以食治之”,若“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并没有以食疗替代药疗的意思。

    药食目录多次扩容,发展与监管“两手抓”

    2020年1月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对党参等9种物质开展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指出,在试点地区,党参、肉苁蓉(荒漠)、铁皮石斛、灵芝、天麻、杜仲叶、山茱萸、黄芪、西洋参作为食药物质时其标签、说明书、广告、宣传信息等不得含有虚假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