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今日健康》 > 20146
编号:13679484
82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救治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4年6月1日 《今日健康》 20146
     【摘 要】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8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采取溶栓治疗40例,再通31例,再通率77.5%。82例患者中72例经抢救病情稳定及时转送上级医院,9例抢救无效死亡,治疗总有效率89.02%,死亡率10.97%;结论 急性心肌梗塞是较常见的内科疾病,快速有效地进行急救、早期开通梗死相关血管、确保绿色通道的通畅,可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急救绿色通道 溶栓治疗

    【中图分类号】 R54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6-0084-01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内科常见急症,如不及时救治,死亡率高,在及时、准确地做出诊断的同时给予急诊溶栓治疗,使心肌得到及时的再灌注,以挽救濒死心肌是降低急性期病死率、改善长期预后的关键,为患者的下一步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本院内科在2009年1月-2014年6月共收治急性心梗患者82例,通过积极溶栓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医院内科于2009年1月-2014年6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塞患者82例,其中,男49例,女33例,平均年龄57.5岁。心电图检查显示梗死部位:前壁31例,下壁25例,前壁合并下壁1例,前间壁16例。合并心律失常4例,心衰6例。

    1.2 临床症状及诊断

    多数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前1~2天可出现胸骨后疼痛,时间长短不一,无明显诱因疲乏?气短等前驱症状,心前区剧痛程度重,持续时间长 ,病人伴有紧张,焦虑等精神症状, 服用硝酸甘油一般不能缓解症状,心电图检查,即可确定诊断?发病时间0.5-6.0h,均符合WHO诊断标准,并符合以下条件:①持续胸痛>30min且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②胸痛发作在6h以内;③心电图检查至少有相邻两个导联ST段抬高,肢体导联≥0.1mV,胸导联≥0.2mV。

    1.3 开通“急救绿色通道”

    将患者直接送入抢救室,抢救科室立即申请开通“急救绿色通道”,实行先抢救后缴费;相关辅助检查科室急诊完成心肌梗死患者各种检查并及时报告,认真落实“危急值”报告制度;院内多部门共同配合,本科重症监护病房随时无条件接收救治送入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1.4 治疗方法

    接诊后立即予以心电图检查,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加做后壁及右室导联。初步确定诊断后立即送抢救室,给予卧床休息,给氧,给予心电监护,监测心率、心律、血压和胸痛等变化。给患者吸氧、心电监护。溶栓前急查检验项目,如血常规、生化、凝血三项、心肌酶学、肌红蛋白、肌钙蛋白等。如无溶栓治疗禁忌症,立即行急诊静脉溶栓治疗,即刻口服水溶性阿司匹林:150~300 mg,以后每日150~300 mg,3~5 d后改服50~150 mg。静脉予尿激酶150万U加入100 ml 0.9%氯化钠溶液中滴注,于30 min内滴注完毕;继而给予5%葡萄糖液 500 ml、硝酸甘油10 mg,肝素100 mg静脉滴注。视血压、心率情况酌情给予阿替洛尔、卡托普利、多巴酚丁胺等药物。溶栓后连续记录2、12、24 h心电图,并于治疗前及溶栓后每2 h采血测心肌酶谱CK和CK-MB。同时给予及时有效的止痛 及镇静,以缓解疼痛,纠正心功能不全及休克,防治心律失常,保护缺血性心肌? 给予增加氧和能量的供应,减少心肌耗氧量的相应治疗,减轻缺血损伤及缩小梗死范围

    1.5 再通标准判断:

    (1)胸痛消失或明显缓解;(2)溶栓后2h ST段下移≥50%;(3)出现再灌注性心律失常;(4)血清心肌损伤标记物峰值的前移;(5)冠脉造影。 2结果

    采取溶栓治疗40例,从发病到给予溶栓治疗时间平均为3.4 h,再通31例,再通率77.5%。82例患者,其中72例经抢救病情稳定及时转送上级医院,9例抢救无效死亡,治疗总有效率89.02%,死亡率10.97%。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为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而持久的缺血发生局部坏死,导致心功能严重损害,临床死亡率较高。在临床工作中,需要医务工作者及时做出诊断,一旦确诊,立即开通“急救绿色通道”,实行先抢救后缴费,各部门积极配合快速完成各种辅助检查,为抢救患者及时提供可靠地依据指导医生及时进行处理。

    静脉溶栓治疗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已成为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由于县级医院不具备介入治疗条件,静脉溶栓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静脉溶栓治疗原理主要是通过激活纤溶酶原,使堵塞血管的血栓发生溶解,梗死相关血管早期完全及持续开放,梗塞血管再通,从而挽救濒死心肌。静脉溶栓最佳治疗时间为缺血性胸痛发作后1-2 h,在这段黄金时间里,大部分心肌损伤是可逆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可挽救的心肌数量迅速降低。所以,对AMI的极早期诊断至关重要。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溶栓治疗,能缩短发病到溶栓的时间,缩短开始治疗前延误的时间,可以防止心肌损害,改善左室功能,降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并使AMI患者获得最优化的治疗,开通相关梗死血管,及时,持续的开通能有效改善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本组40例患者及时给予溶栓治疗,再通31例,再通率77.5%,且没有1例采用溶栓治疗发生死亡的病例。总之,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方法简单易行,经济有效,适用于基层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华文良,张世裕,陆曙.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近期疗效观察.中国现代医生,2007,45(5):90-91.

    [2]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法参考方案[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6,24(5):328-329./fu,[3] 沈洪,封丽洁.心脏猝死的院前急救方法[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1, 13(3): 190-192./fu,[4]马文霞.5例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溶栓及其合并症的护理.中国全科医学,2004,7(9):650., http://www.100md.com(杨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