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置管患者拔管后针孔处置新方法的效果观察
第1页 |
参见附件。
【摘 要】 目的:探讨适合于PICC置管患者拔管后针眼处皮肤处置的新方法,以最大限度减轻患者静脉血管的损伤,促进损伤血管的修复,提高护理质量。 方法:将我科200例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观察组采用新方法处置针眼,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处置针眼,比较48h后2组患者皮肤情况。 结果:观察组在48h后皮肤出现红肿、触痛、静脉炎的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ICC置管拔管后用新方法处置针眼优于传统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图分类号】 R60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7-0288-01
PICC置管是经外周血管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安全、方便、保留时间长,最大限度的减少了住院患者的血管损伤和刺激,提高了病人的舒适度和满意率〔1〕。临床上护士对PICC管留置期间的护理较重视,常忽视拔管后针孔处理及观察,以致临床上诸多患者因拔管后针孔不适或针孔周围出现红肿热痛,甚至引起静脉炎。为探讨更适合于PICC拔管后针孔处置的新方法,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的外周血管损伤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