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今日健康》 > 20147
编号:13674377
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的病因学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14年7月1日 《今日健康》 20147
     【中图分类号】 R5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7-0387-01

    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是我国和亚洲地区常见的胆道疾病,其成石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主要与细菌感染、胆汁淤滞、寄生虫感染、先天性解剖异常以及免疫反应有关;进一步研究发现其与代谢、营养、环境、种族、遗传及基因突变相关。本文采用文献回顾的方法对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的病因加以综述。

    1 流行病学

    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在我国和亚洲地区常见,欧美国家罕见,地区差别提示此病与环境和种族有关。而远东、东南亚地区的华人发病率也有明显地区差别;移民到美国的中国人和日本人,发病率与美国本地居民无差别,故此病可能与环境因素有关。

    2 病因

    2.1 胆道感染

    1966年Maki提出大肠杆菌可分泌β-葡萄糖醛酸酶,此酶可分解胆汁中结合胆红素为游离胆红素,并与钙结合成胆红素钙结石;并认为细菌感染在结石的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Cetta[1]对纯胆固醇结石患者的胆汁进行培养,其细菌阳性率为13.5%,胆色素结石者细菌阳性率为96%,这进一步证明了胆红素结石与细菌感染密切相关。

    2.2 胆汁淤滞

    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常伴有肝内胆管狭窄和继发性胆管扩张。因此,淤胆被认为是肝内胆管结石的另一重要原因。Imamoglu等[2]发现,采用部分阻断豚鼠胆总管末端方法造成胆道的不全性梗阻,即使没有细菌感染也可形成胆囊和肝内胆管结石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6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