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今日健康》 > 2015年第3期
编号:12844804
鼻内窥镜下揭盖法治疗鼻前庭囊肿20例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5年3月1日 《今日健康》 2015年第3期
     【摘 要】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揭盖法治疗鼻前庭囊肿。方法:应用鼻内窥镜下揭盖法治疗鼻前庭囊肿,分析其临床资料,讨论该术式的可行性。 结果:20例患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反应较轻,无一例复发。 结论: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有效方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鼻前庭囊肿 鼻内窥镜 揭盖法

    鼻前庭囊肿是发生于鼻前庭底部皮肤下、梨状孔的前外方,上颌骨牙槽突浅面软组织内的一种非牙源性囊肿,传统以唇龈沟进路囊肿摘除术为主,本科于2006年7月~2012年5月采用鼻内镜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20例,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例患者中,男4例,女16例;年龄17~65岁;平均43岁,病程1月~6年;囊肿均为单侧,最大直径约4cm,最小直径约1 cm;其中6例合并感染,形成脓囊肿。

    1.2 症状体征

    早期无任何症状,囊肿大者可出现鼻旁隆起,患侧鼻底隆起,鼻翼根部高抬而致鼻唇沟变浅或消失,有的甚至有鼻阻塞感。口腔前庭近梨状孔处饱满,因上唇隆起可有胀感,咀嚼时个别患者有痛感。双触诊可触及一个柔软有弹性、波动感、稍能移动、无痛之包块,感染时可有红肿热痛,有的甚至破溃溢脓。

    1.3 诊断依据

    穿刺可抽出透明或半透明的粘液或浆液性囊液,抽出液体后包块变小或消失,但间隔10~15 d又可再肿大,即可诊断。X线或CT检查,可清楚看到梨状孔底部低密度圆形或椭圆形阴影,边缘清楚光滑。病程长者可见上颌骨有受压吸收现象。囊肿内不含牙或囊肿对应部位的上列牙无病变[1]。

    1.4 手术方法

    术前常规剪鼻毛,患者取仰卧位,按鼻部手术常规消毒包头铺巾,1 %的丁卡因加0.1%肾上腺素棉片表面麻醉并收缩患侧鼻腔黏膜,再用1 %利多卡因加0.1 %肾上腺素在囊肿周围局部浸润麻醉。鼻内窥镜下于鼻前庭囊肿中央隆起处顺鼻腔长轴切开鼻前庭皮肤及囊壁进入囊腔。用全自动吸切系统(Hummer)顺囊腔边缘向前、外、后将囊壁切除,同时吸尽囊(脓)液,直到近骨部,不要伤及骨膜,保留囊肿底部囊壁,并以碘酊烧灼囊壁,术后局部填塞明胶海绵止血,3 ~4d清除明胶海绵,使用抗生素1 周,手术时间10~20 min。术中应注意囊肿内壁在切口缘处尽可能与鼻腔上皮或皮肤紧贴在一起,以促进愈合,减少瘘管与复发的机率。且不要过多损伤皮肤,以免导致前鼻孔狭窄。

    1.5 结果

    20例患者患侧面唇部均无肿胀,伤口疼痛不明显,切口处之囊壁与壁底之粘膜均自然愈合,治愈率100%。术后。无口前庭瘘及口腔硬腭瘘形成,无术后出血、感染,无鼻前庭疤痕狭窄及鼻孔变小等并发症。经一年以上观察无一例复发。

    2 讨论

    鼻前庭囊肿是鼻科常见病,囊肿壁由含弹性纤维和网状血管的结缔组织构成,坚韧而富于弹性,囊壁上皮多为纤毛柱状上皮、立方上皮或扁平上皮,内含丰富的杯状细胞,发病年龄多在30~40岁,以女性多见,发生原因不明[1]。鼻前庭囊肿的治疗以手术为主,传统的手术方式是经唇龈沟切口进路手术[2]。此术式术后局部反应较重,部分病例可表现患侧面部肿胀、上唇肿胀、局部麻木感、术区牙体疼痛和短时间进食不便,愈合时间较长,尤其是合并感染者,传统手术术中难以分离,术后引流差,创口感染机会增大,易发生唇龈沟漏,且易复发。本组病例采用鼻内窥镜下配合鼻窦手术动力系统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术中尽量切除囊肿上壁,吸净囊液后压力消失,底壁囊膜经碘酊烧灼后,血管充血扩张,促使底壁囊膜与鼻底愈合,随着伤口创面肉芽组织的增生修复,囊腔逐渐变浅消失上皮化,达到治疗目的[3]。对比传统手术,有如下优点(1)直视下操作视野清楚, 组织创伤小,安全性高,准确性高,术后面部无疤痕;(2)手术时间更短, 一般20 min左右即可完成;(3)避免了传统手术所致的术侧面部肿胀,牙面部麻木等反应;减少了患者的痛苦。结合临床观察,认为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有效方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田勇泉, 孙爱华.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科学[第6版 ].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

    [2]黄选兆, 汪吉宝. 实用耳鼻咽喉科学[M ].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0.

    [3]伍保均,扬红,钟惠玲.揭盖法治疗鼻前庭囊肿56 例分析[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6(1) :56-57., http://www.100md.com(廖卫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