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proBNP在心力衰竭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摘 要】 目的:探讨NT-proBNP(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在心力衰竭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53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53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NT-proBNP含量。对患者治疗后,再次检测NT-proBNP含量,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不同时间段NT-proBNP含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d血浆NT-proBNP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5d血浆NT-proBNP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2d血浆NT-proBNP含量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浆NT-proBNP含量随患者病情加重而增加,临床可将血浆NT-proBNP含量作为心力衰竭诊治的重要评判标准推广运用。
【关键词】 NT-proBNP 心力衰竭 诊治
心力衰竭是因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出现障碍,无法将充分排净静脉回心血量,引起静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最终导致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1]。心力衰竭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且具有较高的致死率。随着当前人口老龄化现象加重,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长,加强对心力衰竭的诊治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相关研究中表明,NT-proBNP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含量明显较高[2]。因此,此次研究中探讨NT-proBNP与心力衰竭的关系,为临床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价提供更多参考。以下进行具体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53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经心脏彩超、胸部X片等相关检查符合《心衰诊疗指南》中关于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咳嗽、肺部湿啰音等症状;均为慢性心力衰竭;重要器官均无严重疾病;无其他心脏疾病。选取同时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53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无严重精神疾病,能与人正常沟通;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患者男女比为27:26;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61.4±4.7)岁;心功能等级为:18例Ⅰ级,32例Ⅱ级,3例Ⅲ级。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为28:25;年龄46-78岁,平均年龄(62.3±4.6)岁。观察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与对照组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入院后根据实际状况给予针对性治疗。并在治疗前、治疗第2d,治疗第15d分别检测患者血浆NT-proBNP含量。对照组人员血浆NT-proBNP含量检测时间与观察组相同。
血浆NT-proBNP含量检测方法:标本选择:采取柠檬酸钠抗凝全血2ML(湖南平安医械科技有限公司抗凝管),予POCT方法检测(武汉明德生物检测系统)。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人员治疗前、治疗2d和治疗15d后的血浆NT-proBNP含量。
1.4 统计学方法
上述观察组和对照组人员的所有数据结果均采入到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确保录入过程客观真实,以95%为可信区对数据进行处理,正态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正态计量数据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d血浆NT-proBNP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5d血浆NT-proBNP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2d血浆NT-proBNP含量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差异,t=1.386,P>0.05。详见下表。
3 论
心力衰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常因心肌梗死、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心肌病、炎症等引起心肌损伤,导致心肌结构及功能出现变化,进而引起充盈功能低下或心室泵血而致病[4]。心力衰竭患者常因运动耐力下降、呼吸困难等症状就医,随病情进展,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乏力、水肿、活动受限等症状,当出现全心衰竭时,患者心室功能损害严重,将引起肺部等其他相关部位发生病变,极大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5]。
临床诊断心力衰竭主要采用胸片、心电图等方法检测,但由于心力衰竭患者早期临床症状不显著。因此,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效果不佳,常出现误诊、漏诊状况,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6]。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d血浆NT-proBNP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5d血浆NT-proBNP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与姚明凯[7]等人研究结果相符,检测结果说明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含量与正常体检者相比明显较高。观察组患者治疗15d血浆NT-proBNP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随治疗时间增加,患者病情好转,血浆NT-proBNP含量将明显减少,且与正常人相同。心力衰竭患者处于超负荷状态,心脏内压较高,将促使蛋白酶分解BNP,形成NT-proBNP,且其具有含量较高,半衰期较长,易测量的特点[8]。因此可将NT-proBNP含量作为心力衰竭的评判指标。
综上所述,血浆NT-proBNP含量会心力衰竭症状加重而增加,临床可将血浆NT-proBNP含量作为心力衰竭的重要诊治效果评判标准推广运用,及时根据检测结果了解患者病情状况,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
参考文献:
[1]付元元,王锴佳.CysC与NT-proBNP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变化及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02):146-148.
[2]朱笑频,王成刚.NT-proBNP和cTnI联合检测在急诊心力衰竭患者诊治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2013,28(01):30-32.
[3]崔晓婷.NT-proBNP与Hcy在老年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19(09):1234-1237.
[4]伍树芝,邓胜,秦伟国,等.联合检测NT-proBNP、H-FABP和cTnI对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价值[J].检验医学,2014,29(04):312-318.
[5]陈文生,李广平,杨立明,等.NT-proBNP和cTnI联合检测在心力衰竭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15,15(01):1173-1176.
[6]刘世宏,李敏,许庆丽,等.NT-proBNP在心力衰竭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J].中国临床研究,2011,24(10):889-890.
[7]姚明凯,阴彦龙.NT-proBNP在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诊治中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09(30):68-69.
[8]尚孟旗.NT-proBNP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安徽医药,2012,16(05):654-655., 百拇医药(杜军)
【关键词】 NT-proBNP 心力衰竭 诊治
心力衰竭是因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出现障碍,无法将充分排净静脉回心血量,引起静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最终导致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1]。心力衰竭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且具有较高的致死率。随着当前人口老龄化现象加重,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长,加强对心力衰竭的诊治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相关研究中表明,NT-proBNP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含量明显较高[2]。因此,此次研究中探讨NT-proBNP与心力衰竭的关系,为临床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价提供更多参考。以下进行具体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53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经心脏彩超、胸部X片等相关检查符合《心衰诊疗指南》中关于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咳嗽、肺部湿啰音等症状;均为慢性心力衰竭;重要器官均无严重疾病;无其他心脏疾病。选取同时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53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无严重精神疾病,能与人正常沟通;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患者男女比为27:26;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61.4±4.7)岁;心功能等级为:18例Ⅰ级,32例Ⅱ级,3例Ⅲ级。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为28:25;年龄46-78岁,平均年龄(62.3±4.6)岁。观察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与对照组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入院后根据实际状况给予针对性治疗。并在治疗前、治疗第2d,治疗第15d分别检测患者血浆NT-proBNP含量。对照组人员血浆NT-proBNP含量检测时间与观察组相同。
血浆NT-proBNP含量检测方法:标本选择:采取柠檬酸钠抗凝全血2ML(湖南平安医械科技有限公司抗凝管),予POCT方法检测(武汉明德生物检测系统)。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人员治疗前、治疗2d和治疗15d后的血浆NT-proBNP含量。
1.4 统计学方法
上述观察组和对照组人员的所有数据结果均采入到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确保录入过程客观真实,以95%为可信区对数据进行处理,正态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正态计量数据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d血浆NT-proBNP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5d血浆NT-proBNP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2d血浆NT-proBNP含量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差异,t=1.386,P>0.05。详见下表。
3 论
心力衰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常因心肌梗死、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心肌病、炎症等引起心肌损伤,导致心肌结构及功能出现变化,进而引起充盈功能低下或心室泵血而致病[4]。心力衰竭患者常因运动耐力下降、呼吸困难等症状就医,随病情进展,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乏力、水肿、活动受限等症状,当出现全心衰竭时,患者心室功能损害严重,将引起肺部等其他相关部位发生病变,极大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5]。
临床诊断心力衰竭主要采用胸片、心电图等方法检测,但由于心力衰竭患者早期临床症状不显著。因此,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效果不佳,常出现误诊、漏诊状况,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6]。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d血浆NT-proBNP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5d血浆NT-proBNP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与姚明凯[7]等人研究结果相符,检测结果说明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含量与正常体检者相比明显较高。观察组患者治疗15d血浆NT-proBNP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随治疗时间增加,患者病情好转,血浆NT-proBNP含量将明显减少,且与正常人相同。心力衰竭患者处于超负荷状态,心脏内压较高,将促使蛋白酶分解BNP,形成NT-proBNP,且其具有含量较高,半衰期较长,易测量的特点[8]。因此可将NT-proBNP含量作为心力衰竭的评判指标。
综上所述,血浆NT-proBNP含量会心力衰竭症状加重而增加,临床可将血浆NT-proBNP含量作为心力衰竭的重要诊治效果评判标准推广运用,及时根据检测结果了解患者病情状况,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
参考文献:
[1]付元元,王锴佳.CysC与NT-proBNP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变化及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02):146-148.
[2]朱笑频,王成刚.NT-proBNP和cTnI联合检测在急诊心力衰竭患者诊治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2013,28(01):30-32.
[3]崔晓婷.NT-proBNP与Hcy在老年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19(09):1234-1237.
[4]伍树芝,邓胜,秦伟国,等.联合检测NT-proBNP、H-FABP和cTnI对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价值[J].检验医学,2014,29(04):312-318.
[5]陈文生,李广平,杨立明,等.NT-proBNP和cTnI联合检测在心力衰竭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15,15(01):1173-1176.
[6]刘世宏,李敏,许庆丽,等.NT-proBNP在心力衰竭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J].中国临床研究,2011,24(10):889-890.
[7]姚明凯,阴彦龙.NT-proBNP在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诊治中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09(30):68-69.
[8]尚孟旗.NT-proBNP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安徽医药,2012,16(05):654-655., 百拇医药(杜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