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今日健康》 > 2016年第1期
编号:12840884
耐药结核病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月1日 《今日健康》 2016年第1期
     【摘 要】 结核病具有传染性,对人类生命健康的危害性极大,因此应当对该疾病的防治工作予以关注,以往的药物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该疾病的发生,治疗效果较好。但是近年来该疾病的耐药性提升,我国耐药结核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总体水平在全球水平之上,因此对耐药结核病的形成与防治问题进行探究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关键词】 耐药结核病 形成原因 防治措施

    耐药性是全球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可将其分为单一耐药与耐多药两种类型,有研究显示全球结核病的耐药率达到了20%,而耐多药率则达到了5.3%[1]。肺结核病可通过飞沫传播,传染性极强,一旦扩散不宜控制且会对社会各方面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耐药性的提高对该疾病的防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与挑战。必须从耐药结核病形成的原因入手,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治措施,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该病的治疗质量,降低其发病率。

    1 耐药结核病形成的原因

    1.1 药物使用类型单一

    在以往的结核病治疗中医师可能会使用单一类型的药物对患者予以治疗,虽然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当患者体内的敏感菌在药物的作用下消失后,耐药菌就会显露出来,并不断进行繁殖,继而呈现出较强的耐药性。

    1.2 药物使用的浓度低

    当患者体内的药物浓度达不到治疗标准时,药物的生物利用率就会极低,无法对结核杆菌予以抑制,此时就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耐药现象。导致药物使用浓度较低的原因包括药物使用剂量过低、药物质量不高等。

    1.3 治疗方案不合理

    第一,当患者的病情出现恶化时,医师可能会在原方案中增加药物,此时如果原方案中使用的药物已经呈现出耐药性,那么增加的药物虽然会在短期内起到治理效果,但是时间一长该药物也将出现耐药的情况,最终导致多重耐药的发生,如有患者对异烟肼耐药,如果此时仅予以患者一种新药予以治疗,那么其结果与单一治疗是一样的,药物的联用并不具有有效的生物效力[2];第二,部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较低,由于缺少必要的健康知识,患者可能会自行对治疗方案予以更改,影响方案的规范性与完整性,在治疗中出现不规律用药等行为,继而导致耐药情况的发生;第三,部分医生缺少责任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没有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与思考,进而导致药物供应不足等情况的发生,影响治疗效果。

    1.4 药物不良反应多

    药物不良反应也会对耐药情况的发生造成影响,这是因为一旦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严重的药物过敏、肝肾功能损害或胃肠反应等不良反应,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停药观察或接受并发症治疗,此时药物的使用间断,结核杆菌因而呈现出耐药特征。

    1.5 患者治疗依从性低

    患者的依从性是影响耐药性的重要主观原因,其主要表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如果患者对该病的认知程度较低,缺乏必要的防治常识,患者可能会认为药物治疗效果低或者无效,因而出现自行停药或不规律用药的行为;其次,当病情有所好转,症状有所改善时,部分患者会认为这是痊愈的标准,因而拒绝继续治疗,结果却为耐药结核的发生创造了环境;最后,部分患者因为受到较大的经济压力,无力承担治疗费用而终止治疗,治疗的间断是导致耐药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有研究以21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接受复治74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出现了耐药现象,其中有4例(20.00%)患者认为已治愈而停药,8例(40.00%)患者因为经济原因停药。由此可见不规律用药对耐药现象的发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1.6 缺乏新型治疗药物

    药物的开发与更新面临着较大的困难,进程极为缓慢,药物更新的速度严重慢于细菌变化的速度,这对治疗的展开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2 耐药结核病的防治措施

    2.1 耐药结核病的预防措施

    2.1.1 规范药物管理

    对抗结核药物进行统一化、规范化的管理,避免药物乱用、错用等现象的发生,尽量在治疗中使用多种药物进行组合治疗,保证药物剂量达到治疗的标准。

    2.1.2 规范治疗方案

    要提高治疗方案的规范性,医师要对患者开展有针对性的治疗,尽量减少汀类药物的使用,一旦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要及时予以处理,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应当及时对患者予以耐药监测与检查,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避免耐药现象的发生。

    2.1.3 加强健康教育

    医护人员需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提高其对疾病的认识,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结核病的发病原因、传染途径、注意事项、治疗方法等,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坚持治疗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尽量减少断续治疗情况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使其能够主动配合医师展开治疗工作。

    2.1.4 加强流行病学监测

    防治机构应当加强流行病学监测,对当地结核病的发生情况予以严密的关注,要对结核病的发病趋势与耐药率情况进行分析,然后提前制定好控制的应急预案。

    2.1.5 提高医师的职业素养

    为了降低因人为因素导致的耐药现象的发生,应当重视低层次医师职业素质的培养,一方面医师应当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与知识水平,对病人予以规范化的科学治疗,提高治疗方案的完整性与有效性。另一方面,医师应当具有较高的责任意识与责任感,做到对病人负责,第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第二,药物选择要慎重,药物的用量与用法要规范;第三,避免出现截留病人等情况,将社会责任作为工作的前提与准则。

    2.2 耐药结核病的治疗措施

    在治疗中应当将新药的研制作为工作的重点,近年来已逐渐应用于临床治疗实践的药物包括利奈唑胺、TMC-207、PA-824等,新型药物除了应当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外,还应当具有疗程短、不良反应、成本低等优点,从而减少耐药的发生。

    除了药物治疗外,其它的治疗方法还包括手术介入治疗、基因治疗与免疫治疗等,虽然这些治疗方法没有系统的实践支持,但是随着探索的深入与研究的进一步展开,这些治疗方法将取得可喜的成果。

    结语

    耐药结核病的发生对人类健康、社会发展都有着极大的影响,为了降低其危害,减少耐药现象的发生,应当对导致耐药现象发生的原因予以分析,并有针对性的对其予以防治,防治的方法包括规范药物管理、患者管理、健康教育、流行病学监测、新药研发等众多方面,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择取。

    参考文献

    [1]欧艳,裴异,刘芳群等.耐药结核病的治疗[J].中南药学,2013,11(04):314-317.

    [2]李丙喜.耐多药肺结核形成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J].临床肺科杂志,2010,15(10):1497-1498.

    [3]朱朝敏,幸琳琳.儿童耐药结核病的诊断与治疗[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22):1774-1776., http://www.100md.com(徐顺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