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 2007年第1期
编号:11545214
心理社会学障碍——老年冠心病防治中不可忽视的危险因素(2)
http://www.100md.com 2007年2月1日 胡大一
第1页

    参见附件(421KB,3页)。

     在另一项调查中,研究者入选了623例年龄≥65岁的老年人,均为寡居、离异、独身或离开家庭成员单独居住者,且经常规临床检查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证据。应用自制量表为受试者进行“孤独感”评分,同时全面检测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后者主要包括生理学因素(血浆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体质指数、血压、血糖等)、行为学因素(吸烟、缺乏体力活动或坐位生活习惯、不良饮食习惯)、情感状态(抑郁症或抑郁情绪)及其人口学特征。对全部患者进行冠心病风险评估。结果表明,随着受试者孤独感增强,其冠心病风险指数逐渐增加。孤独感每增加一个单位,其冠心病风险增加30%。相反,随着情感支持度逐渐增加,其冠心病风险则逐渐下降。

    缺乏社会支持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影响老年人群冠心病的发病及预后。首先,社会孤立是诱发抑郁症或抑郁情绪的重要原因,进而对老年人心血管系统健康造成不利影响(机制如前所述);其次,社会孤立感越强,老年人就越倾向于采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体力活动减少、不合理饮食、吸烟、酗酒等;再次,缺乏社会支持可能影响老年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他们可能由于主观或客观的原因较少遵照医嘱坚持治疗已有心血管疾病或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或血脂异常)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421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