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小欲为大欲,变伤身为养生
舍小欲怀苍生,才是养生正道
在中医养生学中,经常会提到节制欲望的理念。确实,欲望太多对人体的危害是极大的。老子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意思是说,罪过莫大于欲望膨胀,祸害莫大于不知道满足,凶险莫大于欲望得以放纵。所以,知道满足的富足平衡心理,是永远的富足。此外,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里也说:“常人不得无欲,又复不得无事,但当和心少念,静身损虑,先去乱神犯性,此则啬神之一术也。”意思是说,人是血肉之躯,是有情有欲的,要断绝它做不到,也不必要,但需要节制它,这是守神的—种方法。
诚然,欲望过多对养生极为不利,但我们也要区别对待。邓老认为,对人体有害的是那些私欲、小欲,而积极、正确的欲望对养生却是必不可少的。如为人类事业发展而生的欲望,乃为欲望之大者,为浩然正气,对养生具有莫大的好处。因此,把握好欲望的大小关系,舍小欲、私欲而怀苍生之念,做好“求”与“放”的平衡,入世却宠辱不惊,正是养心正道之所在。
, http://www.100md.com
中医养生学指出,立志养德是精神养生中的调神养生法之一,即树立理想、坚定信念、充满信心,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养生保健的重要一环。如果道德高尚、光明磊落、豁达大度,有利于神志安定,气血调和,精神饱满,形体健壮,能够达到养生的效果。与此同时,现代生理学和生物信息反馈疗法研究证明,坚定意志和信念,能够影响内分泌的变化,改善生理功能,增强抵抗力,有益于健康长寿。
要想节制伤身的小欲、私欲,达到养心之目的,就必须要戒除以下七种不良心理:
自私心理私心太重,斤斤计较,以自我为中心,世上的好处自己捞完才心甘,否则就怨天怨地。有这种心理,整天劳心伤神,寝食不安,必然危害身心健康。
嫉妒心理“人比人,气死人”,任何方面都不容别人比自己优越,这种心理所产生的行为,不但容易在同行、同事、邻里和家庭之间产生摩擦,也易使自己整天处于焦虑烦躁之中,伤心劳神,危害健康。
, 百拇医药
贪婪心理重财重利,贪欲无度,劳心伤脾,则百病丛生。
阴险心理心胸狭小,心机阴险,以整治他人为乐。这种品性阴险的人,不但生活不能潇洒轻松,而且最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忧郁心理抑郁寡欢,思绪重重,叹老悲老。殊不知,“怕老老得快,叹病病自生”。此心不除,疾病更易缠身。
怀疑心理对亲朋好友和同事,缺乏起码的信任和尊重。须知疑心过重是导致家庭失和、人际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
回归心理总沉湎于往事的回忆中,倚老卖老,看不惯一切新生事物。此心不除,就会落伍,形劳精亏,积虑成疾。
遵循作息规律,开启健康生活
远古人类顺应自然形成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模式,后经长期衍化发展,生活模式基本固定为一日三餐、昼出夜寝。我们的身体也适应了这种作息节律,一旦打乱,就会对身心造成不好的影响。《管子》有云:“起居不时……则形累而寿命损。”长期生活起居缺乏规律,或虽有规律却是不健康的“坏规律”,比如经常开夜车、不吃早餐、饭后倒头便睡、不爱运动等,都会打乱人体内环境的平衡,引起气血失和、阴阳失调。
, http://www.100md.com
以睡眠为例,中医认为,“夜卧则血归于肝”,经常熬夜容易耗损人体的阴津,导致阴阳失和,这也是为什么熬夜之后容易上火的原因。一夜未睡之后,次日脸上就多出几个痘痘,嗓子也变得干痛起来,夜猫族的朋友,你是不是有过这样的体会呢?
“科学健康的作息节律很重要,应该成为日常养生保健的基础工作。合理恰当地安排好每天的工作、学习、活动和休息,可以使我们保持旺盛的精力,维护身心的和谐与健康。”邓老在谈到健康的生活方式时强调,并建议长期生活不规律的人们,安排好每天的学习、工作、运动、饮食、起居等日常活动,形成规律,让生活变得健康、有规律起来。
运动适量而不过度
运动是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要注意适量而不过度,否则不仅达不到养生保健的目的,还会对身体造成损害。邓老认为,运动分为外功与内功两大类,其中体操、跑步、拳术之类,重在使用外劲,属于外功:而五禽戏、太极拳、八段锦之类属内功。其中,内功用意不用力,以意为主,以意为引,以气运肢体,不偏不倚,不会伤气耗血,比较适合中老年人。
邓老健身,以八段锦为主,每天早上一套八段锦,没有特殊情况,是不会落下的。他说:“八段锦作为我国古代导引术,其健身效果显著,是中华传统养生文化中的瑰宝。我每天都坚持做八段锦,不但运动了筋骨,而且起到了调理脏腑功能的作用。”
邓老建议中老年人采用散步的健身方法,医学上称之为“医疗步行”。60岁以上的人,每天散步30~40分钟,对身体是非常有好处的。邓老拿自己举了个例子:“每天午饭前,我都会围绕我住的楼房悠闲地散步10圈。”同时,运动不单是体力的,也包括“脑力运动”读书、看报纸,使脑筋“运动”:思考问题、写文章,脑部也可以“运动”。老年人不妨坚持写写日记,对预防老年痴呆有一定好处。, 百拇医药(邓铁涛)
在中医养生学中,经常会提到节制欲望的理念。确实,欲望太多对人体的危害是极大的。老子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意思是说,罪过莫大于欲望膨胀,祸害莫大于不知道满足,凶险莫大于欲望得以放纵。所以,知道满足的富足平衡心理,是永远的富足。此外,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里也说:“常人不得无欲,又复不得无事,但当和心少念,静身损虑,先去乱神犯性,此则啬神之一术也。”意思是说,人是血肉之躯,是有情有欲的,要断绝它做不到,也不必要,但需要节制它,这是守神的—种方法。
诚然,欲望过多对养生极为不利,但我们也要区别对待。邓老认为,对人体有害的是那些私欲、小欲,而积极、正确的欲望对养生却是必不可少的。如为人类事业发展而生的欲望,乃为欲望之大者,为浩然正气,对养生具有莫大的好处。因此,把握好欲望的大小关系,舍小欲、私欲而怀苍生之念,做好“求”与“放”的平衡,入世却宠辱不惊,正是养心正道之所在。
, http://www.100md.com
中医养生学指出,立志养德是精神养生中的调神养生法之一,即树立理想、坚定信念、充满信心,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养生保健的重要一环。如果道德高尚、光明磊落、豁达大度,有利于神志安定,气血调和,精神饱满,形体健壮,能够达到养生的效果。与此同时,现代生理学和生物信息反馈疗法研究证明,坚定意志和信念,能够影响内分泌的变化,改善生理功能,增强抵抗力,有益于健康长寿。
要想节制伤身的小欲、私欲,达到养心之目的,就必须要戒除以下七种不良心理:
自私心理私心太重,斤斤计较,以自我为中心,世上的好处自己捞完才心甘,否则就怨天怨地。有这种心理,整天劳心伤神,寝食不安,必然危害身心健康。
嫉妒心理“人比人,气死人”,任何方面都不容别人比自己优越,这种心理所产生的行为,不但容易在同行、同事、邻里和家庭之间产生摩擦,也易使自己整天处于焦虑烦躁之中,伤心劳神,危害健康。
, 百拇医药
贪婪心理重财重利,贪欲无度,劳心伤脾,则百病丛生。
阴险心理心胸狭小,心机阴险,以整治他人为乐。这种品性阴险的人,不但生活不能潇洒轻松,而且最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忧郁心理抑郁寡欢,思绪重重,叹老悲老。殊不知,“怕老老得快,叹病病自生”。此心不除,疾病更易缠身。
怀疑心理对亲朋好友和同事,缺乏起码的信任和尊重。须知疑心过重是导致家庭失和、人际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
回归心理总沉湎于往事的回忆中,倚老卖老,看不惯一切新生事物。此心不除,就会落伍,形劳精亏,积虑成疾。
遵循作息规律,开启健康生活
远古人类顺应自然形成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模式,后经长期衍化发展,生活模式基本固定为一日三餐、昼出夜寝。我们的身体也适应了这种作息节律,一旦打乱,就会对身心造成不好的影响。《管子》有云:“起居不时……则形累而寿命损。”长期生活起居缺乏规律,或虽有规律却是不健康的“坏规律”,比如经常开夜车、不吃早餐、饭后倒头便睡、不爱运动等,都会打乱人体内环境的平衡,引起气血失和、阴阳失调。
, http://www.100md.com
以睡眠为例,中医认为,“夜卧则血归于肝”,经常熬夜容易耗损人体的阴津,导致阴阳失和,这也是为什么熬夜之后容易上火的原因。一夜未睡之后,次日脸上就多出几个痘痘,嗓子也变得干痛起来,夜猫族的朋友,你是不是有过这样的体会呢?
“科学健康的作息节律很重要,应该成为日常养生保健的基础工作。合理恰当地安排好每天的工作、学习、活动和休息,可以使我们保持旺盛的精力,维护身心的和谐与健康。”邓老在谈到健康的生活方式时强调,并建议长期生活不规律的人们,安排好每天的学习、工作、运动、饮食、起居等日常活动,形成规律,让生活变得健康、有规律起来。
运动适量而不过度
运动是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要注意适量而不过度,否则不仅达不到养生保健的目的,还会对身体造成损害。邓老认为,运动分为外功与内功两大类,其中体操、跑步、拳术之类,重在使用外劲,属于外功:而五禽戏、太极拳、八段锦之类属内功。其中,内功用意不用力,以意为主,以意为引,以气运肢体,不偏不倚,不会伤气耗血,比较适合中老年人。
邓老健身,以八段锦为主,每天早上一套八段锦,没有特殊情况,是不会落下的。他说:“八段锦作为我国古代导引术,其健身效果显著,是中华传统养生文化中的瑰宝。我每天都坚持做八段锦,不但运动了筋骨,而且起到了调理脏腑功能的作用。”
邓老建议中老年人采用散步的健身方法,医学上称之为“医疗步行”。60岁以上的人,每天散步30~40分钟,对身体是非常有好处的。邓老拿自己举了个例子:“每天午饭前,我都会围绕我住的楼房悠闲地散步10圈。”同时,运动不单是体力的,也包括“脑力运动”读书、看报纸,使脑筋“运动”:思考问题、写文章,脑部也可以“运动”。老年人不妨坚持写写日记,对预防老年痴呆有一定好处。, 百拇医药(邓铁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