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医学》 > 2004年第4期
编号:11112840
急诊脑外伤患者家属焦虑相关因素及心理需求的调查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4年8月1日 邴义香 王丰娥 赵宜军 庄会娟 王 茹
第1页

    参见附件(113KB,1页)。

     [摘要]目的 了解急诊脑外伤患者家属焦虑相关因素及心理需求,寻求对患者康复的有效社会支持。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50例急诊脑外伤患者家属进行调查,数据采用SA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 有98%的家属出现不同程度焦虑症状,其出现与环境因素、获得相关医学知识的方式及医院收费程序等因素有关。调查的12项心理需求中,要了解患者目前如何治疗的占94%,想与医生商量治疗方案的占92%,要了解患者有无被救希望的占92%。 结论 针对被调查急诊脑外伤患者家属出现的焦虑相关因素及心理需求,找出其共性问题,采取有效缓解焦虑的心理辅导措施,可使患者家属保持身心健康,为患者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

    [关键词] 急诊;脑外伤;焦虑;心理需求;患者家属

    急诊室是抢救危重患者的第一线,每天要接纳大量包括脑外伤在内的各种疾病患者及家属。据统计,急诊患者家属平均焦虑程度明显高于一般门诊患者家属,其中脑外伤患者家属平均焦虑程度又显著高于一般急诊患者家属[1]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忽视与家属交流,更无暇顾及对家属心理需求的反馈[1] 。由于脑外伤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可能会由此造成丧失部分或全部劳动能力,甚至成为植物人,易造成患者家属出现焦虑、心理紊乱和情绪变化。由此可知,了解脑外伤患者家属的焦虑相关因素及心理需求,帮助患者家属正确面对此类危机是非常重要的。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为本院2000年2月至2003年2月50名收入急诊科并确诊为脑外伤患者的家属(每位患者调查一名家属)。其中男22例,女28例;已婚46例,未婚4例;年龄18~60岁,平均(40.9±12.7)岁;文化程度:初中以下15例,中专及高中28例,大专以上7例;与患者的关系:配偶30例,子女10例,兄妹5例,其他5例;职业:干部12例,工人25例,公司职员8例,教师5例。

    1.2 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法,问卷参考国际通用的焦虑症状量表,经过专家审阅并预调查,证实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经访谈并讲解问卷中的各项问题及填表要求后,让调查对象独立填写,问卷内容包括:患者家属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和角色)及与焦虑有关的相关因素,患者的诊断、患病时间、医疗费用来源等。家属焦虑症状评估表中的焦虑症状要求家属按自身感觉填写其程度。问卷当场收回后,用SA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共发放问卷50份,回收有效问卷50份,回收率100%。

    2.1 焦虑症状表现

    有98%家属出现不同程度焦虑症状,平均出现焦虑症状(6.9±3.7)项,出现中度焦虑症状的占59%,中度以上的占41%。家属出现频率较高的几项焦虑症状见表1。

    表1 患者家属出现频率较高的几项焦虑症状(略)

    2.2 家属焦虑的相关因素

    家属除因患者病情进展快、预后差造成焦虑外,还有一些重要相关因素也可以加重患者家属的焦虑程度。

    2.2.1 对急诊室情况的了解程度与焦虑的关系 分为了解和不了解两组,两组间焦虑症状的出现项目数有显著性差异。见表2。

    表2 对急诊室的了解程度与焦虑的关系评定(略)

    2.2.2 收费方法与焦虑的关系 在对急诊室收费方法产生困扰和未产生困扰的两组患者家属中,出现中度以上焦虑症状的例数有显著性差异。见表3。

    表3 对急诊室收费方法产生困扰与中度以上焦虑的关系(略)

    2.3 患者家属心理需求比较

    本组结果表明,女性家属心理需求明显高于男性(P<0.05);自费患者家属心理需求略高于医疗保险患者家属,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心理需求程度与年龄呈正相关,与文化程度呈负相关。

    2.4 患者家属心理需求表现

    调查表中列出12项心理需求,根据比较按序排列。见表4。

    表4 12项心理需求按序排列(略)

     3 讨论

    3.1 加强健康教育,使家属了解疾病和自我保健的相关知识

    据报道,24%的家属希望通过看宣传栏获得知识,建立咨询网络可以减轻家属的疲劳程度[2] ,从而减轻焦虑症状。因此,医院可以在墙上设宣传栏,发行健康教育小册子,也可设立计算机管理的信息查询系统,使家属及时全面了解健康知识。

    3.2 开设家属休息场所

    从焦虑症状表中看出,全身疲乏是出现频率最高的症状,占96%,在应对疲乏症状所采取的措施中,35位(70%)家属认为建立休息场所是必须的,所以如条件允许,在急诊室设立一个家属休息场所是非常必要的。在加重家属心理负担的原因调查中,“看到病人经受痛苦”排在首位(占74%),建议尽可能让家属暂时不要陪护病人,可为其提供一个暂时的回避场所,在得到休息的同时还可以找人聊天和诉说心中的感觉。

    3.3 建立良好急诊程序,急诊室布局标示明显

    据统计,对周围环境不熟悉会加重焦虑程度[3] 。从表2结果可见,对急诊室情况了解的家属所出现的焦虑症状明显少于对急诊室情况不了解者,且了解者所出现的中度以上的焦虑症状也明显少于不了解者。

    有些家属希望建立良好急诊秩序,布局标示要明显,因大多数家属希望脑外伤患者尽可能早日康复,但大多数对就医环境及程序不熟悉,想求助于医护人员[4] ,针对此情况应在醒目处悬挂大的布局平面图。设立急诊导医服务台,让家属一目了然,减少不必要的时间与体力上的浪费,为救治患者赢得时间和希望,以减少家属的焦虑症状。

    3.4 完善收费制度

    有调查显示,焦虑与付款方式有关[5] ,而对收费方法构成困扰的原因是家属要求每一次费用要账目清楚,所以医院应结合自己的情况打出费用明细表,使家属了解账目,减少焦虑症状。

    3.5 分析家属焦虑及相关因素的同时,应重视家属的心理需求

    心理需求是指一个人的心理要求,此要求如能满足,就能解除或降低其焦虑程度,而且能改善当时的恐惧感觉。针对被调查者的12项心理需求,应重视以下几项心理护理。

    3.5.1 抢救患者的同时应重视家属心理需求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病情对家属的心理需求影响很大,脑外伤患者预后不良或生命垂危,家属常表现为惊恐,不知所措,心烦意乱,长吁短叹。焦虑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如护理人员也可将焦虑传播给服务对象。因此,护理人员应迅速、熟练、有条不紊地救治患者,使家属产生安全感,另一方面让家属面对现实,讲清病情的危险性,使其努力配合医护抢救工作。

    3.5.2 注意女性配偶的角色特殊性 调查表明女性配偶的心理需求明显高于男性,在遭遇心理应激时,女性较男性更敏感。与男性相比,女性更易处于紧张状态,或更易出现心理障碍,对此类女性家属应更加宽容,让其有哭泣和倾诉的机会,则有助于疏泄紧张和焦虑情绪。

    3.5.3 耐心对待文化层次较低的家属 文化程度越低,心理需求越高。文化层次低的家属,由于受自身文化的限制,对疾病方面的信息了解较少,因而产生茫然与焦虑;文化层次较高者,对患者疾病的发展及转归有比较科学的认识,心理承受的压力相对较低。护理人员应耐心对待文化层次较低的家属,使其及早了解病情,消除不必要的顾虑。

    3.5.4 给予患者长辈家属精神上的支持 这类家属的心理需求较高,一方面是家庭地位所在,另一方面由于年龄较大与社会接触减少,在对陌生医院环境适应的过程中,易产生焦虑。此时护理人员应劝其接受现实,不要过分激动,也不要压抑、悲观,要与其他亲友多交谈,疏泄积郁,同时护理人员应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支持,并耐心解释有关需要了解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皮红英.急诊患者家属焦虑程度的调查分析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1996,31(11):629.632.

    [2]杨莘.老年痴呆病人和照料者现状调查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1996,31(12):717.718.

    [3]CHRISTINE B.Help the dpouses of critically in patients[J].Am J Nurs,1978,1:51.53.

    [4]郑淑兰.护士对病人心理反馈内涵及效应[J].实用护理杂志,1995,11(8):38.39.

    [5]朱桂霞,姚兰.癌症患者家属身心状况调查及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1997,13(5):268.271.

    [作者简介] 邴义香(1965-),女,山东青岛人,主管护士。

    (淄博铁路医院急诊科,山东淄博 255026)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13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