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黏液瘤的外科治疗(附7例报告)
第1页 |
参见附件(77KB,1页)。
心脏黏液瘤是最常见的心脏原发性良性肿瘤,占所有心脏肿瘤的一半以上。黏液瘤成人多见,多数有瘤蒂且大约有75%与房间隔左房面相连。1997年5月~2004年5月我院共收治心脏黏液瘤患者7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7例患者中男1例,女6例,年龄35~52岁,平均46岁。6例术前经过超声心动图确诊为左房黏液瘤,其中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房颤各1例,另有1例男性患者术前以左侧髂外动脉栓塞及脑梗死入院,后经过CT及心脏超声心动图确诊为左房黏液瘤。7例心脏黏液瘤全部位于房间隔左房面,瘤体最大8cm×6cm×6cm。
1.2 手术方法
7例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低温下行心内直视术。6例经胸骨正中切口入胸,1例经右侧胸腔入胸。术中常规建立体外循环。切开右心房及房间隔,见瘤蒂位于卵圆窝处3例、房间隔左房前下方3例、位于房间隔近左房顶处1例,其中3例加做左房切口以增加显露。术中完整切除瘤体及瘤蒂附着处的房间隔,生理盐水冲洗心腔,房间隔的缺损5例用心包补片修补、2例直接缝合,其余步骤同体外循环常规心脏手术。
1.3 结果
手术顺利,术后7例病理学检查均证实为黏液瘤,1例术前伴有体循环动脉栓塞的患者术后因左下肢体坏疽行左下肢截肢术。7例患者无死亡,全部出院。
2 讨 论
心脏黏液瘤根据其发生的部位、瘤体的大小,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大多数黏液瘤发生在左心房,如瘤体体积小、活动度不大,临床上可无症状;如瘤体活动度大,当体位改变时可阻塞二尖瓣口,引起血流障碍,产生 二尖瓣狭窄的症状和体征。在临床上如果患者体征随体位的变动而变化,这可能是黏液瘤的一种特征,应引起高度重视。此外,瘤体在血流的冲击下可发生破裂,产生的肿瘤碎屑随血流漂动可引起动脉栓塞,本组即有1例患者以全身多处动脉栓塞入院。对黏液瘤的诊断,超声心动图是最简便可靠的方法,二维超声可显示瘤体的大小、部位及活动情况,诊出率可达98%。本组1例术前诊断为左房黏液瘤,而术后病理证实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术后1年左房肿瘤复发,再次手术,说明心腔内黏液瘤的诊断需要在手术中进一步证实。
心脏黏液瘤起源于心内膜下具多向分化潜能的间质细胞,恶性程度低,但有较强的种植和组织浸润能力。黏液瘤质地脆弱、易碎而脱落,因此在手术中操作要轻柔,尽可能完整地切除瘤体及其蒂部。作者体会,在术中应根据瘤体的大小、部位而采用不同的心脏切口。如瘤体较大,可采用双心房切口,在直视下完整切除瘤体及其蒂部。Eberl等
[1] 也认为,采用双心房切口可以减少术后栓塞、心律紊乱等并发症,并且有利于对左、右心腔各部位的检查,一旦发现同时并存肿瘤,可一并切除,有左房室瓣病变者可同时做瓣膜成形或换瓣术。
黏液瘤能在局部复发,也可能转移到体、肺动脉血管壁上,极少数可发生恶变。心脏黏液瘤术后有1%~3%在手术切除的部位复发[2] ,复发的时间在术后6个月~11年,一般为30个月。在复发的患者中,30%~75%有家族史。因此术后应定期随诊,发现异常及早治疗。
[参考文献]
[1]EBERLT,SCHMICLT,HENGSTER P,et al.Atrial myxoma:re-port of24operations using the biatrial approach[J].Ann Thorac Surg,1994,58:483.
[2]郭加强,吴清玉.心脏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出版社,2003.893.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胸外科,江苏南京 210009)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77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