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亚洲文明对话视域下的中国-东盟人文交流
然而,我们必须承认,由于许多复杂的历史原因,加上当地民族统治精英的刻意打压,东南亚华族缺乏本民族文化精英的引导,不可能形塑出能够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先进文化。因此,东南亚华族对当地东南亚文化的影响力是有限的,一般只停留在比较低层次的民俗文化上面。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必须承认,东南亚华族对中国-东盟人文交流的贡献与地位是必须充分肯定的,如果没有东南亚华族的努力,中国在东南亚的文化存在与影响力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在谈到中国与东盟的人文交流发展历史时,我们还必须承认这样一个历史事实,那就是中国与东南亚友好交往的历史曾经经历过两次中断。一次是在16世纪西方殖民主义者入侵和占领东南亚之后,中国古代与东南亚长期存在与发展的友好往来被西方殖民主义者粗暴地打断了,中国古代在东南亚的存在与影响力几乎被西方殖民主义者全部抹平;另一次是在冷战时期,新中国受到西方国家的封锁,与西方国家,包括东南亚国家几乎断绝了一切往来,直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之后,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关系才逐步恢复和正常化。在经历了这两次中断之后,中国对东南亚地区的文化存在与影响力微乎其微。可以说,中国与东盟的正式交往,是从上世纪90年代之后才正式开始的,在这20多年间实现了突破性的发展。然而,与经济贸易关系不同,文化的存在与影响力及其他软实力却不是一夜之间能够建立起来的,它需要一个长期耕耘的过程。
上述历史原因,造成当今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出现两大缺失:一是缺少政治文化精英之间的交流。长期以来,东南亚地区的政治文化精英一般只热衷于与欧美日进行交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1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