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之路》 > 2014年第2期
编号:12671919
人体解剖学记忆方法综述
http://www.100md.com 2014年2月1日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4年第2期
     【摘要】人体解剖学内容多,名词多,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不强,演绎推理较少,记忆难度较大。通过学习实践,寻找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是每个医学生必须解决的问题。笔者将多年收集积累的记忆方法做以综述,供师生在解剖学学习中参考,为提高教学质量做出努力。

    【关键词】解剖学;记忆方法;综述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037-01

    1 谐音、比喻,趣味性记忆

    解剖实验实习课观察人体标本(各个器官、神经、血管等)和模型时,如果教师能使用幽默诙谐、发人深思又能联系实际的语言,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将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例如眼球视网膜的视锥细胞能感受强光能分辨颜色,在白天起作用,视杆细胞只能感受弱光,在夜晚起作用;对这两种细胞的名称及功能用谐音的方法总结为“日追(锥)夜赶(杆)”。再例如触摸人体输精管标本的质地比较坚硬,将其比喻为“电线”,子宫的质地比较坚韧且有弹性,将其比喻为去掉壳的熟“鸡蛋”。两者共编顺口溜:“输精管感像电线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06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