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肝癌射频消融与手术切除的疗效分析
第1页 |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 评估射频消融与手术切除治疗原发性小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64例小肝癌病例,根据肝癌的治疗方式不同,分为2组:射频消融组和手术组。结果 两组之间在年龄,性别,术前肝功能分级,1年后肿瘤复发转移率和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射频消融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剂使用例数,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肝癌切除组(P<0.05)。肝癌切除组术后出血、顽固性腹水、肝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射频消融组(P<0.05)。结论 RFA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为合并重度肝硬化的小肝癌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射频消融术;小肝癌;肝硬化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096-02
肝癌合并重度肝硬化的治疗成为了目前临床上的一个难题。本研究旨在对比小肝癌合并重度肝硬化切除术与射频消融术治疗的疗效。
1 资料方法
1.1一般资料 64例患者均来自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住院小肝癌患者,男38例, 女26例,年龄43~52岁。所有的入组患者术前均行强化CT、AFP等肿瘤标志物检查,肿瘤直径1-3cm,单发,术前诊断及术后病理结果确诊为肝细胞肝癌,具体见表1。
1.2 实验方法
(1) 射频消融组:射频仪采用美国COVIDIEN公司冷循环射频肿瘤治疗系统。冷循环射频电极表面采用特殊纳米涂层,在B超或CT下可清晰观察电极的针体直至尖端,以保证电极的准确插入,并将射频能量输送到预定靶组织。术前B超检查制定进针位点及路线。术中再次B超定位确定进针位点、路线后,将射频针沿着路线准确进入肿瘤中心内,利用高频振荡电流使组织电子随电流变化而产生震动,迅速形成70℃以上的高温区,从而导致肿瘤细胞发生凝固性坏死。
(2)手术切除组:右侧肋缘下切口进腹,首先探查周围脏器有无转移,及肿瘤侵犯浸润情况,游离肝脏韧带,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需要阻断肝门,选择合理的肝脏血管控制方式,行肝肿瘤切除术。
两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肿瘤复发率及生存率进行分析和比较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