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之路》 > 2014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2658013
新生儿换血治疗后不良反应及其危险因素探析
http://www.100md.com 2014年6月1日 任朝庭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对新生儿换血治疗后不良反应及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本院2012年5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3例罹患新生儿黄疸的患儿,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换血术进行治疗,对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其在治疗后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究相应的加强措施。结果:通过观察发现,新生儿换血治疗中最常发生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血小板减小、低钙血症、代谢性酸中毒,但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原发病之间没有明显的关系,而患儿在出生后7d内换血则是导致换血不良结局的主要危险因素,但患儿的性别、体重差异与换血不良结局没有明显关联。结论:新生儿换血治疗后不良反应主要以血小板减小、低钙血症、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而出生后7d内换血则是主要的危险因素,针对此种现象,临床在换血治疗中应该重视对患儿不良反应的预测,并给予针对性措施预防各种不良反应,且要尽量避免对出生不足7d患儿的换血治疗,做好全面的应急准备,以便能促进患儿的治疗效果,避免不良反应及危险因素的发生。

    【关键词】新生儿;换血治疗;不良反应;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040-03

    新生儿换血治疗术是治疗新生儿黄疸最为迅速、有效的方法,也是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的方法之一。其主要是应用于重症母婴血婴不合的溶血病,通过换血疗法及时、直接地换出患儿的抗体和致敏红细胞,减缓溶血现象,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但从临床实践资料来看,虽然新生儿换血治疗具有较显著的临床疗效,但换血后也容易出现继发感染、心脏停搏等不良反应及危险。基于这种因素,在对黄疸新生儿进行换血治疗时,一定要严格掌握相应的治疗指征,并对患儿的临床表现进行实时、动态的观察与分析,以便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尽快采取措施加强与解决问题[1]。因此,本院就将近年来收治的63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均行换血治疗,并对患儿治疗后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选自本院2012年5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63例,男患儿35例,女患儿28例;年龄为出血生3—17d之间,平均年龄为(9±5.16)d;出生体重在1920—3850g之间,平均体重为(2630±570)。所有患儿均根据临床相关检验,确诊为新生儿黄疸,其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6例,血型不合溶血病9例,ABO血型不合溶血病31例,G-6-PD缺陷7例。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主要为黄疸逐渐加重或持续不退、巩膜、周身皮肤黄色鲜明症状,且有部分患儿出现嗜睡、拒乳、肌张力明显增高等症状。所有患儿均依据中华医学儿科学会新生儿学组制定的新生儿黄疸干预推荐方案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