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之路》 > 2015年第1期
编号:12628784
物理康复治疗对产妇早期盆底肌功能恢复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月1日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5年第1期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物理康复治疗对产妇早期盆底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16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观察组产妇进行物理康复治疗,对照组进行一般健康教育,观察比较两组产妇3个月后盆底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盆底肌力≥3级的人数比例为81.25%,对照组为40%,观察组盆底肌力恢复正常的产妇比例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发生盆腔器官脱垂的人数比例分别为5%和18.75%,出现尿失禁的比例分别为1.25%和11.25%,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物理康复治疗可有效促进产妇早期盆底肌功能恢复,预防和减少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简单易行、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物理康复,产妇,盆底肌功能恢复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1-0350-01
, 百拇医药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指的是盆底支持结构损伤、缺陷和功能障碍造成的高发疾病,主要症状为压力性尿失禁、慢性盆腔疼痛及盆腔器官脱垂[1],因其对女性的健康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已在医学领域引起广泛重视[2]。该病病因多样,妊娠和分娩是主要原因之一,因手术治疗存在许多缺点,且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早预防、早治疗已得到广泛认可,越来越多产妇选择物理康复治疗进行早期盆底肌功能恢复。本研究主要探讨物理康复治疗(盆底肌锻炼、生物反馈疗法、电刺激疗法)对产妇早期盆底肌功能恢复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临床接收16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所选对象均为初产、自然分娩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其中观察组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7.1±1.5)岁,体重44~71kg,平均(55.6±4.9)kg,孕周36~42周,平均(37.9±1.1)周,新生儿体重2.4~4.8kg,平均(3.57±0.21)kg;对照组年龄23~37岁,平均年龄(27.3±1.6)岁,体重43~74kg,平均(56.1±4.6)kg,孕周37~41周,平均(38.2±0.9)周,新生儿体重2.5~4.9kg,平均(3.61±0.19)kg。两组产妇在年龄、体重、孕周及新生儿体重等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 百拇医药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一般健康教育;观察组产妇在产后42d进行物理康复治疗,治疗方法:(1)盆底肌锻炼:做缩紧肛门动作,每次缩紧不少于3s,然后呼气放松,每日做2~3次,每次连续做15~25min,7~8周为一个疗程。(2)电刺激疗法:将电极轻轻插入阴道,以间歇式电流对盆底肌肉群进行刺激,根据患者感受调整强度,刺激时间为15~20min,每周2次,治疗7~8周。(3)盆底生物反馈治疗:主要是将肌肉活动的信息以肌电图或压力曲线等形式转化成视觉、听觉信号,从而反馈给患者,患者据生物反馈仪器反馈的压力波形进行正确的盆底肌肉训练,自主纠正并改进不良盆底肌肉收缩。

    1.3 疗效评定

    3个月后对两组产妇进行盆底肌力测试,并统计有无盆腔器官脱垂(POP-Q评分)和尿失禁情况。盆底肌力测试采用Oxford法分为0~5级,会阴收缩持续0s为0级,1s为1级,2s为2级,3s为3级,4s为4级,5s为5级,并结合收缩质量和收缩次数综合评估,大于或等于3级为正常。
, 百拇医药
    1.4 统计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显著性水平σ=0.05。

    2.结果

    2.1 两组产妇盆底肌力比较

    观察组盆底肌力≥3级的人数比例为81.25%,对照组为40%,观察组盆底肌力恢复正常的产妇比例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盆底肌力比较(n,%)

    组别 n 0级 1级 2级 3级 4级 5级 ≥3级的比例

    观察组 80 0 7 8 30 23 12 65(81.25)
, http://www.100md.com
    对照组 80 2 26 20 14 13 5 32(40)

    X2 28.51

    P <0.01

    2.1 两组产妇盆腔器官脱垂和尿失禁情况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发生盆腔器官脱垂的人数比例分别为5%和18.75%,出现尿失禁的比例分别为1.25%和11.25%,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盆腔器官脱垂和尿失禁情况比较(n,%)

    3.讨论

    女性盆底主要由三层肌肉及筋膜构成,她起着对子宫、膀胱及直肠等盆腔器官的托起作用,和对性功能、排便、排尿等多项生理功能的维持作用,而妊娠、分娩作为大部分女性必经的生理过程,是对女性盆底功能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之一[3]。妊娠时,孕妇盆底肌肉的压力随着胎儿的增大而逐渐增加,肌张力相应减退,分娩时,产道扩张和会阴手术等原因,进一步加重了盆底肌肉的损伤,产后若不能及时有效的对盆底肌功能进行恢复,则其对盆腔脏器的承托作用减弱,便易导致子宫脱垂、排便障碍、压力性尿失禁、阴道壁膨出及性生活不愉快等盆底功能障碍[4]。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虽不会威胁生命,但易导致情绪沮丧、自卑、食欲低下等身心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人际交往和生活质量。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对生活质量要求提高,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 百拇医药
    产后盆底肌康复恢复训练指的是有节律地对盆底肌群进行主动收缩与放松运动,提高盆底肌收缩能力,增强女性主动控制这些肌肉的意识,预防和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盆底肌锻炼可有意识地对盆底肌群进行自主收缩锻炼、锻炼盆底筋膜的张力、促进盆底血液循环及增加肛门、阴道和尿道的阻力;电刺激疗法通过松弛盆底肌以缓解肌痉挛带来的疼痛,可提高神经肌肉兴奋性,促进恢复神经细胞功能及调节下尿路功能异常;生物反馈疗法通过检测盆底肌活动电信号并以模拟的视觉信号形势进行反馈,引导产妇对盆底肌肉收缩进行正确识别并形成条件反射[5]。在盆底肌锻炼基础上辅以生物反馈疗法、电刺激疗法等,将使康复治疗结果更明显,产妇可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个体化训练模式与方案,以使盆底肌功能恢复达到最佳状态。本研究结果显示,进行物理康复治疗的产妇与仅接受一般健康教育的产妇相比,盆底肌力恢复情况更好,出现盆腔器官脱垂和尿失禁等功能障碍的比例也更小,说明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尤其是孕中、产后尽早进行盆底肌物理康复治疗,使盆底功能尽快得到重建,可有效降低日后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
, http://www.100md.com
    综上所述,物理康复治疗可有效促进产妇早期盆底肌功能恢复,预防和减少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简单易行、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邓晓云,于雅,吴秀娜,等.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盆底肌力恢复效果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20):2393-2395.

    [2]王慈英,郭桃英.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疗效观察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6):658-660.

    [3]潘镏镏,周凯,郑飞云,等.Prolift 盆底重建术治疗盆底功能障碍的疗效评价[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8):1330-1332.

    [4]赖俏红,黄惠芳.120例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25):7-8.

    [5]刘秋芬.盆底肌肉康复治疗在产科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2011,4(3A):103-104., http://www.100md.com(李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