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患者作为本次探讨的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降糖治疗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添加依帕司他进行治疗,并对其治疗效果及心率变异性状况进行观察。结果:两组自主神经病变患者经过治疗后发现,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数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自主神经病变患者的各项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依帕司他能够有效的对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自觉症状,并且较常规降糖治疗药物更佳。
【关键词】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依帕司他;临床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3-0003-02
, http://www.100md.com 在糖尿病并发症中,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DCAN)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其会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的心血管疾病,例如心绞痛、心肌梗死以及心力衰竭等,目前仍不清楚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的主要发病机制【1】。有相关报道称【2】,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是由于多元醇代谢途径被慢性高塘过度激活,使得细胞内的果糖级山梨醇出现过度堆积的现象,严重损害了神经纤维。依帕司他属于一种抑制剂,其有效的对多元醇代谢途径进行抑制,减少果糖及山梨醇的生成,防止其对神经纤维造成损害,进而达到对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的治疗目的【3】。在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中,心率变异性属于最为重要的指标。本篇文章主要阐述了两种药物对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患者进行治疗,并将其治疗结果进行对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患者作为本次探讨的对象,经患者同意,现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自主神经病变患者各40例。在实验组患者中,有男患者27例,女患者13例;年龄为25至65岁,平均年龄为(45.52±20.21)岁;病程为2至15年,平均病程为(8.56±6.55)年;其中有7例Ⅰ型糖尿病患者,33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患者25例,女患者15例;年龄为23至67岁,平均年龄为(45.12±20.98)岁;病程为3至14年,平均病程为(8.43±6.74)年;其中有5例Ⅰ型糖尿病患者,35例Ⅱ型糖尿病患者。此80例患者均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均属于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患者。两组自主神经病变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以及症状等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对比性。
, 百拇医药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降糖治疗药物进行治疗,主要治疗药物为格列美脲,在用餐30分钟前服用,每天一次,每次2mg;实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添加依帕司他进行治疗每天三次,每次50mg。两组自主神经病变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2星期为一个疗程。治疗结果后,对其结果进行对比。
1.3 观察指标
两组自主神经病变患者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对其治疗效果及心率变异性状况进行观察。其中治疗效果分为三个等级:显效即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恢复正常,与常人无异;有效即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恢复,与常人基本无异;无效即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明显差异,甚至有加重的迹象。根据患者治疗前后24小时的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利用Medilog Ex-cel三通道Holter分析系统将心率变异性变化状况分为五个指标,即SDNN、SDNN5、SDANN、RMSSD以及PNN50。
, 百拇医药
1.4 统计学处理
两组自主神经病变患者治疗麻醉情况的研究数据,在本次研究后结束,均准确无误的录入到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使用例数(%)表示为计数资料,对比方法使用χ2检验,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为计量数据,对比方法为t检验,当p<0.05,表示两组进行治疗的患者之间,对比效果的数据存在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
2 结果
两组自主神经病变患者经过治疗后发现,实验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变化状况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见表1),并且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见表2),经过对比,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数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自主神经病变患者的各项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两组自主神经病变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变化状况对比( )
, 百拇医药
组别例数时间SDNN/msSDNN5/msSDANN/msRMSSD/msPNN50/%
实验组40治疗前(110.62±10.52)(39.75±7.12)(99.71±16.62)(39.12±9.82)(5.43±3.12)
治疗后(132.82±11.34*#)(50.62±8.71*#)(118.37±20.64*#)(52.37±13.96*#)(10.42±2.21*#)
对照组40治疗前(110.47±9.82)(40.82±6.91)(100.64±117.32)(39.43±10.17)(5.34±2.87)
治疗后(113.61±10.81)(43.34±6.16)(103.97±18.37)(41.82±9.71)(6.82±3.82)
, http://www.100md.com
表2:两组自主神经病变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例)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实验组402017337(92.5)
对照组4015101525(62.5)
3 讨论
在临床内分泌系统疾病中,最为常见的就是糖尿病,糖代谢如长期处于紊乱时,会导致细胞物质出现堆积现象,如果糖、山梨醇等,极易对神经细胞造成损伤,进而新城了自主神经病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4】。依帕司他属于一种抑制剂,其能对山梨醇的合成进行抑制,进而对患者的神经损伤情况进行改善,在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治疗中,使用较为广泛的药物就是依帕司他【5】。患者心血管自主神经的调节功能及其活性都可通过心率变异性反映出来,在对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进行判断时,其中最为重要的衡量指标就是心率变异性变化状况,其也是对疾病预后进行评价的重要指标,通常反映心率变异性的指标分为五种,即SDNN、SDNN5、SDANN、RMSSD以及PNN50。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心率变异性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证明了依帕司他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药物。
, http://www.100md.com
综合以上所述,依帕司他能够有效的对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患者进行治疗,并且较常规降糖药物治疗效果更佳,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高明松,彭聪,谭燚等.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震动感觉阈值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2,33(3):408-409.
[2]王杨,刘畅.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机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1):93-95.
[3]赵方宏.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7):1486-1487.
[4]盛金峰.依帕司他对糖尿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中国药师,2015,(1):110-112.
[5]傅明捷,何明坤,王艳等.甲钴胺联合依帕司他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2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8):1892-1893., 百拇医药(陈流湘)
【关键词】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依帕司他;临床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3-0003-02
, http://www.100md.com 在糖尿病并发症中,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DCAN)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其会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的心血管疾病,例如心绞痛、心肌梗死以及心力衰竭等,目前仍不清楚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的主要发病机制【1】。有相关报道称【2】,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是由于多元醇代谢途径被慢性高塘过度激活,使得细胞内的果糖级山梨醇出现过度堆积的现象,严重损害了神经纤维。依帕司他属于一种抑制剂,其有效的对多元醇代谢途径进行抑制,减少果糖及山梨醇的生成,防止其对神经纤维造成损害,进而达到对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的治疗目的【3】。在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中,心率变异性属于最为重要的指标。本篇文章主要阐述了两种药物对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患者进行治疗,并将其治疗结果进行对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患者作为本次探讨的对象,经患者同意,现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自主神经病变患者各40例。在实验组患者中,有男患者27例,女患者13例;年龄为25至65岁,平均年龄为(45.52±20.21)岁;病程为2至15年,平均病程为(8.56±6.55)年;其中有7例Ⅰ型糖尿病患者,33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患者25例,女患者15例;年龄为23至67岁,平均年龄为(45.12±20.98)岁;病程为3至14年,平均病程为(8.43±6.74)年;其中有5例Ⅰ型糖尿病患者,35例Ⅱ型糖尿病患者。此80例患者均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均属于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患者。两组自主神经病变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以及症状等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对比性。
, 百拇医药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降糖治疗药物进行治疗,主要治疗药物为格列美脲,在用餐30分钟前服用,每天一次,每次2mg;实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添加依帕司他进行治疗每天三次,每次50mg。两组自主神经病变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2星期为一个疗程。治疗结果后,对其结果进行对比。
1.3 观察指标
两组自主神经病变患者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对其治疗效果及心率变异性状况进行观察。其中治疗效果分为三个等级:显效即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恢复正常,与常人无异;有效即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恢复,与常人基本无异;无效即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明显差异,甚至有加重的迹象。根据患者治疗前后24小时的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利用Medilog Ex-cel三通道Holter分析系统将心率变异性变化状况分为五个指标,即SDNN、SDNN5、SDANN、RMSSD以及PNN50。
, 百拇医药
1.4 统计学处理
两组自主神经病变患者治疗麻醉情况的研究数据,在本次研究后结束,均准确无误的录入到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使用例数(%)表示为计数资料,对比方法使用χ2检验,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为计量数据,对比方法为t检验,当p<0.05,表示两组进行治疗的患者之间,对比效果的数据存在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
2 结果
两组自主神经病变患者经过治疗后发现,实验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变化状况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见表1),并且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见表2),经过对比,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数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自主神经病变患者的各项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两组自主神经病变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变化状况对比( )
, 百拇医药
组别例数时间SDNN/msSDNN5/msSDANN/msRMSSD/msPNN50/%
实验组40治疗前(110.62±10.52)(39.75±7.12)(99.71±16.62)(39.12±9.82)(5.43±3.12)
治疗后(132.82±11.34*#)(50.62±8.71*#)(118.37±20.64*#)(52.37±13.96*#)(10.42±2.21*#)
对照组40治疗前(110.47±9.82)(40.82±6.91)(100.64±117.32)(39.43±10.17)(5.34±2.87)
治疗后(113.61±10.81)(43.34±6.16)(103.97±18.37)(41.82±9.71)(6.82±3.82)
, http://www.100md.com
表2:两组自主神经病变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例)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实验组402017337(92.5)
对照组4015101525(62.5)
3 讨论
在临床内分泌系统疾病中,最为常见的就是糖尿病,糖代谢如长期处于紊乱时,会导致细胞物质出现堆积现象,如果糖、山梨醇等,极易对神经细胞造成损伤,进而新城了自主神经病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4】。依帕司他属于一种抑制剂,其能对山梨醇的合成进行抑制,进而对患者的神经损伤情况进行改善,在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治疗中,使用较为广泛的药物就是依帕司他【5】。患者心血管自主神经的调节功能及其活性都可通过心率变异性反映出来,在对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进行判断时,其中最为重要的衡量指标就是心率变异性变化状况,其也是对疾病预后进行评价的重要指标,通常反映心率变异性的指标分为五种,即SDNN、SDNN5、SDANN、RMSSD以及PNN50。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心率变异性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证明了依帕司他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药物。
, http://www.100md.com
综合以上所述,依帕司他能够有效的对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患者进行治疗,并且较常规降糖药物治疗效果更佳,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高明松,彭聪,谭燚等.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震动感觉阈值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2,33(3):408-409.
[2]王杨,刘畅.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机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1):93-95.
[3]赵方宏.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7):1486-1487.
[4]盛金峰.依帕司他对糖尿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中国药师,2015,(1):110-112.
[5]傅明捷,何明坤,王艳等.甲钴胺联合依帕司他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2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8):1892-1893., 百拇医药(陈流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