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之路》 > 2015年第4期
编号:12610680
早期功能锻炼和心理康复对中风患者疗效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5年4月1日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5年第4期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早期功能锻炼和心理康复对中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至2015年,中风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早期功能锻炼和心理康复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的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能力,以及心理状态;结果:2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均得到了有效的改善,观察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功能锻炼和心理康复能够有效的提高中风患者的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使患者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最终提升中风患者的治疗效果。

    【关键字】早期功能锻炼;心理康复;中风患者;疗效;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4-0287-01

    急性脑血管病俗称“中风”,近年来,我国中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中风的死亡率与致残率较高,提高对中风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早期功能锻炼和心理康复对中风患者疗效的影响进行分析,现将详情报道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6月至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2例中风患者,男68例,女44例;平均年龄为(49±8.5)岁,最低年龄41岁,最高年龄77岁;患者均确证为中风,并排除严重心脑肾合并症、凝血机制障碍、重症糖尿病、精神病史、胃肠道溃疡史、血液病病史,以及出现脑疝或中、深度昏迷的患者。在112例患者中,重型10例,中型83例,轻型19例。合并症情况为:87例脑梗死,48例高血压,16例糖尿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合并症等一般资料差异较小,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对56例中风患者进行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

    观察组:对56例中风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早期功能锻炼和心理康复进行治疗。包括:
, 百拇医药
    ①保持患者良好的功能位:取正确姿势,保持上肢、肘腕、手指等关节的伸展状态,下肢屈曲,保持小腿及脚掌的垂直;卧于硬质床,床头抬高25°;护理人员每隔2h协助患者进行翻身;

    ②患者病情稳定48 h后,可对患者进行被动训练与主动训练,包括:活动关节、按摩肌肉、上肢及手部训练等,有效的将患者主观能动性进行调动;

    ③步行功能训练:训练顺序为翻身、坐立、坐位平衡、坐到站、站立平衡、步行。训练时应循序渐进,使患者保持正确的姿势,并避免患者发生跌倒。

    ④心理疏导:护理人员与患者建立平等、友善的关系,引导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介绍成功案例,消除焦虑和恐慌的情绪,并建立起患者积极治疗的信心。

    ⑤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不同的方案,培养患者的兴趣爱好,转移患者对疾病的过分关注,消除患者的压力;以及要求患者家属加强对患者的鼓励和关心,并积极参与患者的功能锻炼和康复治疗。
, http://www.100md.com
    1.3评价指标

    采用Bathel指数、Fugl-Meye量表,评价2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的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以及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2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的心理状态。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8.0软件,将文中的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用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率的比较用卡方检验,以t检验计量资料;以x2检验计数资料;显著性差异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2组患者的Bathel指数与Fugl-Meye评分,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肢体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能力(详情见表1);以及通过SDS、SAS对2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分,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状态(详情见表2)。结果显示:2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均得到了有效的改善,P值<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改善情况,观察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 百拇医药
    表1 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能力

    组别例数时间BathelFugl-Meye

    观察组56治疗前36.42±2.1928.49±4.24

    治疗后75.33±4.2363.53±4.15

    对照组56治疗前36.53±3.4830.10±4.15

    治疗后62.44±3.7253.42±3.49

    表2 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状态

    组别例数时间SDSSAS

    观察组56治疗前62.53±4.4265.22±4.15
, 百拇医药
    治疗后47.43±3.3449.19±3.27

    对照组56治疗前62.71±4.2466.15±4.34

    治疗后51.24±2.5257.66±3.45

    3.讨论

    急性脑血管病俗称“中风”,中风古来有之,“中”为打击,“风”为骤变,以此而比喻疾病,可见“中风”的突发性与严重性。吸烟、酗酒、过食咸食、用药不当等,都是导致中风的发病原因。而在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脑血管畸形等患者,以及血液黏稠度高、习惯性便秘、体内缺镁等人群中,中风的发病率也较高,尤其以中老年人为主。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中风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甚至跃居成为我国人口死亡原因的第2位。尽管,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中风患者的死亡率有所缓解,但因中风而导致的残疾等其他后遗症,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
, http://www.100md.com
    目前,针对中风有效的治疗手段有:①运动治疗;②物理治疗;③作业治疗;④言语和吞咽治疗;⑤心理治疗;⑥康复工程;⑦针灸推拿治疗;等。本文就早期功能锻炼和心理康复对中风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其中早期功能锻炼即包括了:运动治疗、作业治疗以及言语和吞咽治疗。

    在早期功能锻炼中,护理人员积极的引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对躯体功能的锻炼,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自我康复能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再结合心理康复治疗,引导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避免出现紧张、焦虑、恐慌等情绪,促进患者治疗信心的建立。

    综上所述,将早期功能锻炼和心理康复应用于中风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的提高中风患者的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能力,并使患者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最终提升中风患者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雷芳.中风患者的康复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1,06(36):224-225.

    [2]陈雪华.中风患者的心理康复措施探讨[J].内蒙古中医药,2011,31(24):164., http://www.100md.com(周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