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之路》 > 2016年第1期
编号:12759228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月1日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6年第1期
     【摘要】目的:探究在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治疗中应用热毒宁注射液的疗效。方法:从我院2013年06月到2015年10月间就诊的手足口病小儿患者中抽取82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别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各41例。观察组予以热毒宁静滴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静滴治疗,于疗程结束后将两组的疗效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观察组(95.1%)患儿治疗的有效率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75.6%),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热、口腔溃疡、皮疹临床体征和症状的消失时间明显要短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在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治疗中应用热毒宁注射液,能够迅速发挥退热效果,其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探讨和借鉴应用。

    【关键词】手足口病;小儿患者;热毒宁注射液;疗效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1-0045-01

    手足口病(英文缩写HFMD)属于丙类传染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入侵所致,患儿以发热、疱疹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患儿甚至还会出现心、肺、脑损害,生命安全受到威胁[2]。本文从我院2013年06月到2015年10月间就诊的手足口病小儿患者中抽取82例作为主要观察对象,以探究在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治疗中应用热毒宁注射液的疗效。现围绕重点研究方法及结果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从我院2013年06月到2015年10月间就诊的手足口病小儿患者中抽取82例进行对照研究。入选患儿均符合临床《实用儿科学》(第7版)中手足口病的相关诊断标准,其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口腔或手足疱疹、皮疹和纳差等。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别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各41例。观察组中男22例,女19例,年龄6个月~7岁,平均年龄为(3.05±2.17)岁;对照组中男21例,女20例,年龄8个月~6岁,平均年龄为(2.89±1.96)岁。将两组患儿的性别构成、年龄和临床特征等基线临床资料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具备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患儿入院后,统一进行降温、抗感染、补液和调节电解质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予以热毒宁静滴治疗,用法为:热毒宁注射液按照每日0.6mL/kg的剂量标准给药,最大用药剂量≤20mL,将其加入到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中,每日1次,持续治疗5d[2]。对照组应用利巴韦林静滴治疗,用法为:利巴韦林注射液按每日10.0~15.0mg/kg的标准给药,将其加入到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中,每日1次,持续治疗5d。

    1.3 疗效判断标准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的主要症状、体征(发热、口腔溃疡、皮疹)消失时间,并统一评定两组的疗效:①痊愈:用药24h内退热,皮疹消退且无新皮疹体征出现,未见其他并发症;②有效:用药48h内退热,口腔溃疡及皮疹等临床症状、体征显著改善,无其他并发症发生;③进步:用药72h内退热,用药5d内未见流涎,主要症状及体征有所改善;④无效:用药7d后口腔溃疡、高热及疱疹等症状、体征仍然存在。治疗有效率=(痊愈+有效+进步)/病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对于上述基础性数据,运用SPSS 16.0软件包作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用( ±s)来表示,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统计方法以 t 检验和χ2检验为主,对比以P<0.05为存在显著差异及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将两组患儿的具体治疗效果作比较。

    对比详情如下:观察组患儿中,治愈15例,有效20例,进步4例,无效2例;对照组患儿中,治愈11例,有效17例,进步3例,无效10例;观察组(95.1%)患儿治疗的有效率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75.6%),两组间对比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χ2=6.25,P<0.05)。同时,观察组发热、口腔溃疡、皮疹临床体征和症状的消失时间明显要短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显著的差异性(P<0.05),如下表1。

    3 讨论

    手足口病是儿科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类病毒性感染病症,且以5岁以下的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可见体温异常升高和手、足、口等多个部位出现疱疹等临床表现,部分患儿还伴有食欲减退和咳嗽症状[3]。目前,已经证实的是肠道病毒71、柯萨奇病毒(A组)以及埃可病毒等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肠道病毒,这类病毒能够通过呼吸道唾沫和粪便传播,同时,还可通过粘膜疱疹液和皮肤接触而发生感染。对于小儿手足口病,尚无抗病毒的特效药。比较常用的是利巴韦林等广谱性抗病毒药物,由于该药比较依赖病毒腺苷激酶,因而容易出现耐药性,有容易引起白细胞计数降低、胆红素上升以及贫血等不良反应,不适宜广泛使用。

    本次研究结果中的有关数据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达到了(95.1%),表明热毒宁治疗手足口病的效果显著,能够迅速发挥抗病毒疗效,减轻患儿的生理、心理痛苦。同时,观察组发热、口腔溃疡、皮疹临床体征和症状的消失时间均比较短,提示热毒宁抗病毒的疗效快,可迅速发挥退热、解毒效果,从而缩短了患儿的疗程。热毒宁注射液含栀子、金银花和青蒿等药物成分,栀子具有消肿镇痛之效,金银花能够提高炎性细胞、白细胞的吞噬能力,青蒿有助于提升免疫力,三药合用具有清热解毒、疏风解表的效果。综合上述讨论和分析,应用热毒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能够显著缩短疗程,提高临床治愈率,有效改善患儿的发热、皮疹等症状,值得儿科临床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潘燕峰.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24(05): 220-221.

    [2]张金民,陈爱国.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48例[J].中医药导报,2013,19(06): 104-105.

    [3]黄苏东.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09(17): 52-53., http://www.100md.com(蔡宜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