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之路》 > 2016年第3期
编号:12850908
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小儿慢性咽炎42例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6年3月1日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6年第3期
     【摘要】目的 观察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小儿慢性咽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 42例患者均给予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 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 结果 治疗前后,42例患者中,治愈19例,好转 18 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 88%。 结论 半夏厚朴汤加减口服能够消除或缓解慢性咽炎患者的症状,解除患儿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喉痹;慢性咽炎;半夏厚朴汤加减;中医药疗法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3-0135-02

    随着环境的变化,加之小儿多嗜食生冷油腻肥甘,以及反复外感等致慢性咽炎发病率逐年上升,病程长,症状顽固不易治愈,西药治疗效果亦不理想,严重影响患儿的学习、生活。笔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运用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小儿慢性咽炎,效果比较显著。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42例病例为 2010年3月 -2015 年6月就诊的慢性咽炎患者。 其中男性19 例,女23例;年龄最大13岁,最小5岁,平均7.3岁;病程最长1年,最短1月,平均3.8月。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1] 中喉痹的诊断标准。 (以咽部干燥,或痒痛,或有痰,或异物感,紧胀感等为主要症状;咽部不适症状时轻时重。常反复发作,或因鼻窒而长期张口呼吸,或因环境空气干燥、粉尘等刺激导致发病。咽部检查黏膜肿胀,或有萎缩,或有暗红色斑块状、树枝状充血。咽侧所肿大,咽喉壁淋巴滤泡增生。)

    1. 3 排除标准 (1)慢性扁桃体炎及肺部感染患者。(2)治疗过程中服用其它药物治疗者。

    1. 4 治疗方法 采用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治以化痰行气,降气散结。 基本方:法半夏 10g,厚朴 10g,陈皮6 g,茯苓 12g,紫苏叶10g,桔梗 10g,生姜10g,玄参10g,麦冬10g。 加减:脾虚气弱,加黄芪20g、党参15g;脾虚湿盛,加麸炒白术 10g,麸炒苍术 10g,砂仁6g;脾虚气滞,加木香6g,麸炒枳壳10g,苍术10g;痰湿过盛,加瓜蒌 10g,竹茹 10g。每日1 剂,水煎2次分服,10天为一疗程,年龄小、体重轻者剂量酌减。

    1. 5 注意事项 治疗期间病例均忌生冷油腻甘甜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1. 6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1]中喉痹的疗效标准。 治愈:咽部症状消失,检查正常;好转:咽部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未愈:症状和体征无明显好转。

    2 结果

    2. 1 治疗结果 42例中,治愈19例,好转18 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 88%。 见表 1。

    2. 2 典型病例

    患者,女,10 岁,小学生,于 2011 年6 月8日就诊。自述咽部不适,干痒,有异物感,干哕,恶心,食欲减退,大便干燥,伴有心烦易怒等症状,舌淡苔厚腻,脉滑弦。 证属痰湿阻滞,脾胃气虚。治以化痰健脾,化湿开解,处方:法半夏、厚朴、紫苏叶、桔梗 、玄参、麦冬各10g,陈皮6 g,茯苓 12g;5剂,每日 1 剂水煎2次服。 复诊:药后咽干痒减,咽部异物感减轻,晨起干哕,恶心减轻,大便调,每日1次,心情转好,续用上方加减调治,服药12剂后诸症消失,停药至今未发。

    3 讨论

    慢性咽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因痰湿阻滞,情志不遂,气血亏虚,津液不足等原因,以致气滞痰凝气血运行不利,属于中医“喉痹”的范畴。 其症状咽中如有物阻,咳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胁满闷等,即后世称为梅核气之证,由半夏厚朴汤主之。 半夏厚朴汤出自《金匮要略》,原文“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千金方》亦有描述,“胸满,心下坚,咽中帖帖,如有炙肉,吐之不出,吞之不下”。 而产生原因,不外乎痰湿阻滞。 以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而“咽喉者,阴阳升降之路也”。“咽通六腑而胃为之主,喉通五脏而肺为之宗”。 因此虽病位在咽,而根源在脾胃。 治疗当以化痰健脾,降逆和胃,行气散结为主。方中半夏、厚朴均为苦辛温燥之品,前者功擅化痰散结,降逆和胃,后者长于行气开郁,下气除满,两者相配,痰气并治,共为君药。

    茯苓渗湿健脾,以助半夏化痰;苏叶芳香行气,协厚朴开郁散结,其质轻入肺,宣肺上行以达病所,同为臣药。 生姜辛温,散郁结,降逆气,消痰涎,助半夏化痰散结,和胃止呕,并制半夏之毒。 诸药相合,辛可行气散结,苦能燥湿降逆,共成散结行滞,降逆化痰。

    临证时根据病情辨证酌情加减,若痰多加化痰的竹茹,瓜蒌,桔梗等;脾虚加白术,党参等;湿盛加二术、砂仁利湿;诸药合用,痰去结散,气行血畅,咽清喉利,诸症皆消。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25., http://www.100md.com(毛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