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胃肠外科 > 小肠、结肠疾病 > 阑尾炎
编号:13743908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48例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疗效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1日 《健康之路》 201211
     摘要:急性单纯性阑尾炎,首次发病时,症状体征较轻,发病缓慢,经用抗感染治疗可治愈,一般不需手术,经治疗后效果不理想,病情加重,可行阑尾切除术;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属病变早期,炎症起于黏膜及黏膜下层,逐渐扩散至肌层及浆肌层,阑尾轻度肿胀;中医结合疗法起到活血祛瘀、清解湿毒;通利气机而止痛,通里和营而杀菌;同时给予抗生素口服或静滴,不仅减轻了患者病痛,而且还避免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保守疗法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1-0134-02

    典型的急性阑尾炎开始有中上腹或脐周疼痛,数小时后腹痛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早期阶段为一种内脏神经反射性疼痛,故中上腹和脐周疼痛范围较弥散,常不能确切定位。当炎症波及浆膜层和壁层腹膜时,因后者受体神经支配,痛觉敏感、定位确切,疼痛即固定于右下腹,原中上腹或脐周痛即减轻或消失。据统计70%-80%的患者有典型转移性右下腹痛病史[1]。少数病人的病情发展快,疼痛可一开始即局限于右下腹。因此,无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史并不能除外急性阑尾炎。单纯性阑尾炎常呈阵发性或持续性胀痛和钝痛,持续性剧痛往往提示为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持续剧痛波及中下腹或两侧下腹,常为阑尾坏疽穿孔的征象。有时阑尾坏疽穿孔,神经末梢失去感受和传导功能,或因腔内压力骤减,腹痛反而有所缓解,但这种疼痛缓解的现象是暂时的,且其他伴随的症状和体征并未改善,甚至有所加剧。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为早期的阑尾炎,病变以阑尾粘膜或粘膜下层较重;阑尾轻度肿胀、浆膜面充血、失去正常光泽;粘膜上皮可见一个或多个缺损,并有嗜中性粒细胞浸润和纤维素渗出,粘膜下各层有炎性水肿;近年来我院采用中西结合保守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汇报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3月-2012年6月间来我院就诊的阑尾炎患者83例,男52例,女31例,年龄21-32岁,临床表现:转移性右下腹痛及阑尾点压痛、反跳痛;多数患者为持续伴阵发性加剧的右下腹痛,恶心呕吐,多数病人白细胞和嗜中性白细胞计数增高;其中48例患者采取中西结合保守治疗,35例采取外科手术治疗,均取得临床治愈。

    2保守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接受抗生素治疗,给予口服甲硝唑0.2g,每日3次,氟哌酸200mg,每日3次治疗;腹痛症状重,伴反跳痛及体温升高,白细胞总数增高显著者,给予青霉素、甲硝唑静滴治疗;同时服用中药汤剂(院中药局提供),方药组成:败酱草30g、薏苡仁20g、赤芍20g、当归15g、紫花地丁15g、大黄15g(后下)、川芎12g、延胡索10g、五灵脂10g、蒲黄10g、没药6g、丹皮1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空腹服用,7d为1个疗程。若呕吐较重加藿香10g。
, http://www.100md.com
    3结果

    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显效率达到83%,总有效率达到97.91%;患者腹痛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消化道症状消失,查体无压痛及反跳痛,血常规恢复正常。1例患儿,拒绝服用中药,后改手术治疗;随访保守治疗的患者无1例复发,无并发症发生。

    4讨论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首次发病时,症状体征较轻,发病缓慢,经用抗感染治疗可治愈,一般不需手术,经治疗后效果不理想,病情加重,可行阑尾切除术;急性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发病急,有明显的转移性右下腹痛并且比较剧烈,右下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严重,伴有寒颤高热39℃以上,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白细胞0.90(90%)以上的病人,应及早施行手术;急性阑尾炎穿孔并发弥漫性腹膜炎,当疼痛和体征明显,触痛及腹肌紧张范围广,体温39.5℃左右,白细胞计数2万以上,中性白细胞0.95(95%)时,应立即手术,切除阑尾,积极抗感染治疗;阑尾周围脓肿或局限性腹膜炎,发病后48小时以上,右下腹可触及包块,有局限性腹膜炎,中毒症状不明显,估计切除阑尾的可能性不大,采用内科疗法,如禁食、输液、抗生素加灭滴灵静脉输注,促使局限性炎症吸收消散[1]。待3个月后施行手术,切除阑尾,以防复发。若内科治疗过程中,患者腹痛加重,体温升高,腹部包块增大,须行脓肿切开引流。
, http://www.100md.com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期临床表现无明显热象或仅有微热,脘腹胀闷、嗳气纳呆,恶心、呕吐。气滞重则腹痛绕脐走窜;血瘀重则痛有定处,痛处拒按。大便正常或秘结,尿清或黄,脉正常或弦紧略数,舌苔薄白。由于饮食不节或劳倦过度,或寒湿不适,或情志不遂,致肠道功能失调,传化不利,糟粕积滞,生湿化热,积于阑门而成“大肠痈”。肠道气滞则痛无定处,故初为绕脐痛,伴有腹胀,胃肠传化失职,胃失和降,则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进而瘀血与湿热凝结,则痛有定处,局部拒按。病情发展,湿热蕴蓄,则可见便秘、尿黄。弦或略数脉为气滞及早期蕴热之象,行气活血,导滞解毒。蕴热期临床表现有转移性右下腹痛,腹痛呈持续性或阵发性加剧,可伴有脘腹胀闷、恶心、嗳气、纳呆,大便多秘结。右下腹有压痛或反跳痛,腹肌紧张不明显,有时可扪及局限良好、轻微触痛的半岛形肿块,体温<38摄氏度,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高,舌质正常,苔薄白或薄腻微黄,脉弦紧或脉弦滑数等。此期多属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早期轻型化脓性阑尾炎或其它各类阑尾炎及阑尾周围脓肿早期。祖国医学认为,急性阑尾炎属中医瘀滞期及蕴热期两个阶段,因气机不利,气滞血瘀,瘀滞化热所致。笔者根据其特点及发病部位,依据中医理论为基础,去其产温之品,取其活血祛瘀,通利气机而止痛,加白花蛇舌草、大黄、薏苡仁、败酱草等,以清解湿毒,通里和营而杀菌,共收标本兼治之功;同时给予抗生素口服或静滴以杀菌消炎;针刺俞穴通过经络发挥调节脏腑气血之功能而激发机体内在抵抗能力,收效甚捷,不仅减轻了病痛,而且避免了手术之苦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急性阑尾炎临床误诊率仍然很高,需要与阑尾炎鉴别的疾病很多,其中主要需要与内科急腹症鉴别;与妇产科急腹症鉴别;与外科急腹症鉴别。如病人有持续性右下腹痛,不能用其他诊断解释同时不能排除急性阑尾炎时,应密切观察或根据病情及时手术探查。

    参考文献

    [1]郭凤森,李文,王刚.中西结合保守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临床研究.中外医疗,2004.9.36, 百拇医药(石冰竹)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胃肠外科 > 小肠、结肠疾病 > 阑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