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CT引导的立体定向脑活检手术
摘要:目的:探讨CT引导计算机辅助的立体定向颅内病变活检术对颅内病变组织病理学诊断的可靠性和正确性,总结手术操作方法和技术要点。
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定位与CT引导立体定向技术相结合,进行脑部病变的活检手术共67例,应用计算机辅助的立体定向手术工作站,计算靶点和规划活检入路。
结果:52例确诊为各种脑肿瘤,12例为炎性病理。3例未能提供可供确诊的病理,阳性诊断率为95.52%。并发症2例,无死亡病例。
结论:计算机辅助CT引导立体定向颅内病变活检术是颅内病变获得定性诊断的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关键词:CT引导计算机辅助立体定向颅内病变活检术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1-0019-01
, http://www.100md.com
随着CT扫描技术的日益普及,使得更多的颅内病变能够在发病早期被发现。然而一些病变由于在发病早期,病变组织与脑组织等密度或低密度且分界不清,给临床定性诊断及进一步针对治疗带来了很大困难。回顾1998年至2010年我院应用CT引导计算机辅助的立体定向手术完成67例颅内病变活检术。取得了阳性率(95.52%)的效果。现就手术操作方法和技术要点等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998年7月~2010年6月对67例脑内病灶进行了活检,男45例,女12例,年龄18~72岁,平均45岁。患者均经CT或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均存在定性困难,无法进行进一步有效治疗。其中基底节区3例,颞叶12例,顶叶13例,额叶26例,小脑13例。均在CT引导下用计算机辅助软件计算活检靶点坐标及规划活检手术入路。局部麻醉下行病灶实施活检术。67例均采取多靶点取材。
1.2手术方法。①麻醉,安装头架。参照患者原CT扫描图像特点对等密度、低密度病变或边界不清者均行增强扫描辅助定位。②将图像资料输入计算机定位系统,确定至少三个靶点且计算靶点坐标。③安装定向弓及活检导向系统。④入颅通道选择:幕上病变选择入颅道应在颅骨投影的矢状缝旁2.5cm额前部或顶结节部;颅后窝入颅通道应选在枕骨结节下垂线两侧3mm外范围内。⑤穿刺要点:直径3mm螺旋钻行颅骨钻孔,用尖针器刺破硬脑膜,入脑后更换活检器,深入靶点取材,每个靶点可取材1~2份,取出的组织块行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或石腊包埋检查。⑥活检取材要点:通常取出的病理组织不刻意要求大小及数量。病理取材部位包括病变边界稍外缘、内缘及病变体中心。对边界不清组织较软的病变应从病变周边、病变缘至病变中心依次取材。对囊性组织采用抽吸涂片。手术操作动作要轻柔,不管使用何种活检器,在取病变组织过程中若遇有阻力较大或切取困难时应退回,更换活检部位,以防损伤较大血管。
, 百拇医药
2结果
在67例接受活检的病人中64例获得了组织病理学诊断,阳性诊断率为95.52%,其中52例(77.10%)为脑肿瘤,12例(17.91%)为脑内炎性病变。3例(4.48%)无定性结果。活检后常规复查头颅CT,1例病变质地较硬的病人靶点出血约25ml给以血肿腔置管后,经对症处理后无严重后果。1例术后癫痫发作,抗癫痫治疗后症状缓解。并发症率2.99%。
3讨论
随着临床影像技术的日益发展普及更多的颅内病变能够被早期发现。然而因颅内病变解剖的特殊性及其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不典型,使得病变的定性诊断十分困难。Alesch[1](1995)对比一组195例脑内病变的核磁共振(MRI)检查与术后活检病理结果,其中对胶质瘤的诊断符合率仅33%,而错误率高达28%。由此可见临床仅凭CT,MRI检查就脑内病变的治疗方案并不十分可靠。而保守的观察治疗使得很多患者因此错失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开颅探查活检的盲目性及高风险性毋庸置疑。CT引导立体定向活检术以其活检创伤小,手术安全性大,禁忌症很少,已成为颅内病变明确诊断及选择针对性治疗措施的重要手段。国内外均有总结性报道:Mundingen统计几个中心立体定向活检1293例,诊断成功率为99%,并发症率4%。Kelly等报告立体定向活检543例诊断成功率达98%,并发症率0.4%。于新[2]等报告立体定向活检310例,阳性率为96.4%,并发症率1.6%。本组67例中阳性诊断率为95.52%,并发症率2.99%。由此可见CT引导立体定向活检术作为颅内病变定性诊断的常规方法是十分可靠的。
, http://www.100md.com
如何能够进一步提高CT引导立体定向活检术的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我们总结如下:①采用计算机工作站辅助处理CT图像,自动规划靶点与入路,减少人为因素影响定位精度,使定向精度可达亚毫米水平。②入颅点的选择必须遵循脑解剖生理及功能的特点,避开主要运动功能区和血管走行部位,尽可能在少血管区及次功能区进入脑内。幕上病变选择入颅道应在颅骨投影的矢状缝旁2.5cm额前部或顶结节部;颅后窝入颅通道应选在枕骨结节下垂线两侧3mm外范围内。③分层次选取靶点:同一病变位置至少确定选择三个靶点。包括病变周边,病变缘到瘤病变中心的各区组织在内,不宜单取病变中心作为唯一靶点,通常在一个活检穿刺道中可取两次组织,即从其病变周边-病变缘为第一次取材,再从病变缘-病变中心为第二次取材,这样就可基本概括病变的全部组织。④靶点及穿刺道出血是该手术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因此手术操作手法应轻柔,不管使用何种活检器,在穿刺或取病变组织过程中若遇有阻力较大或切取困难时应退回,更换活检部位,以防损伤较大血管。发现出血时可采用止血剂、止血海棉或止血胶充填活检区。⑤术后2小时内常规复查头颅CT以排除或及时发现颅内严重性出血。
, 百拇医药
总之,CT引导计算机辅助的立体定向颅内病变活检术是对颅内病变明确组织病理学诊断应采取的安全可靠的有效方法,由于定位精确,诊断准确率高,并发症少,手术死亡率极低,故此提倡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Alesch F.Pappaterra J.Trattnig S,et al The role of stereotactic biops yin randiosurgery 63:20 1995
[2]于新,刘宗惠,田增民等.CT引导立体定向脑深部病变活检-附310例报告,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2:149-152,1996, http://www.100md.com(王勇军)
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定位与CT引导立体定向技术相结合,进行脑部病变的活检手术共67例,应用计算机辅助的立体定向手术工作站,计算靶点和规划活检入路。
结果:52例确诊为各种脑肿瘤,12例为炎性病理。3例未能提供可供确诊的病理,阳性诊断率为95.52%。并发症2例,无死亡病例。
结论:计算机辅助CT引导立体定向颅内病变活检术是颅内病变获得定性诊断的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关键词:CT引导计算机辅助立体定向颅内病变活检术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1-0019-01
, http://www.100md.com
随着CT扫描技术的日益普及,使得更多的颅内病变能够在发病早期被发现。然而一些病变由于在发病早期,病变组织与脑组织等密度或低密度且分界不清,给临床定性诊断及进一步针对治疗带来了很大困难。回顾1998年至2010年我院应用CT引导计算机辅助的立体定向手术完成67例颅内病变活检术。取得了阳性率(95.52%)的效果。现就手术操作方法和技术要点等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998年7月~2010年6月对67例脑内病灶进行了活检,男45例,女12例,年龄18~72岁,平均45岁。患者均经CT或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均存在定性困难,无法进行进一步有效治疗。其中基底节区3例,颞叶12例,顶叶13例,额叶26例,小脑13例。均在CT引导下用计算机辅助软件计算活检靶点坐标及规划活检手术入路。局部麻醉下行病灶实施活检术。67例均采取多靶点取材。
1.2手术方法。①麻醉,安装头架。参照患者原CT扫描图像特点对等密度、低密度病变或边界不清者均行增强扫描辅助定位。②将图像资料输入计算机定位系统,确定至少三个靶点且计算靶点坐标。③安装定向弓及活检导向系统。④入颅通道选择:幕上病变选择入颅道应在颅骨投影的矢状缝旁2.5cm额前部或顶结节部;颅后窝入颅通道应选在枕骨结节下垂线两侧3mm外范围内。⑤穿刺要点:直径3mm螺旋钻行颅骨钻孔,用尖针器刺破硬脑膜,入脑后更换活检器,深入靶点取材,每个靶点可取材1~2份,取出的组织块行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或石腊包埋检查。⑥活检取材要点:通常取出的病理组织不刻意要求大小及数量。病理取材部位包括病变边界稍外缘、内缘及病变体中心。对边界不清组织较软的病变应从病变周边、病变缘至病变中心依次取材。对囊性组织采用抽吸涂片。手术操作动作要轻柔,不管使用何种活检器,在取病变组织过程中若遇有阻力较大或切取困难时应退回,更换活检部位,以防损伤较大血管。
, 百拇医药
2结果
在67例接受活检的病人中64例获得了组织病理学诊断,阳性诊断率为95.52%,其中52例(77.10%)为脑肿瘤,12例(17.91%)为脑内炎性病变。3例(4.48%)无定性结果。活检后常规复查头颅CT,1例病变质地较硬的病人靶点出血约25ml给以血肿腔置管后,经对症处理后无严重后果。1例术后癫痫发作,抗癫痫治疗后症状缓解。并发症率2.99%。
3讨论
随着临床影像技术的日益发展普及更多的颅内病变能够被早期发现。然而因颅内病变解剖的特殊性及其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不典型,使得病变的定性诊断十分困难。Alesch[1](1995)对比一组195例脑内病变的核磁共振(MRI)检查与术后活检病理结果,其中对胶质瘤的诊断符合率仅33%,而错误率高达28%。由此可见临床仅凭CT,MRI检查就脑内病变的治疗方案并不十分可靠。而保守的观察治疗使得很多患者因此错失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开颅探查活检的盲目性及高风险性毋庸置疑。CT引导立体定向活检术以其活检创伤小,手术安全性大,禁忌症很少,已成为颅内病变明确诊断及选择针对性治疗措施的重要手段。国内外均有总结性报道:Mundingen统计几个中心立体定向活检1293例,诊断成功率为99%,并发症率4%。Kelly等报告立体定向活检543例诊断成功率达98%,并发症率0.4%。于新[2]等报告立体定向活检310例,阳性率为96.4%,并发症率1.6%。本组67例中阳性诊断率为95.52%,并发症率2.99%。由此可见CT引导立体定向活检术作为颅内病变定性诊断的常规方法是十分可靠的。
, http://www.100md.com
如何能够进一步提高CT引导立体定向活检术的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我们总结如下:①采用计算机工作站辅助处理CT图像,自动规划靶点与入路,减少人为因素影响定位精度,使定向精度可达亚毫米水平。②入颅点的选择必须遵循脑解剖生理及功能的特点,避开主要运动功能区和血管走行部位,尽可能在少血管区及次功能区进入脑内。幕上病变选择入颅道应在颅骨投影的矢状缝旁2.5cm额前部或顶结节部;颅后窝入颅通道应选在枕骨结节下垂线两侧3mm外范围内。③分层次选取靶点:同一病变位置至少确定选择三个靶点。包括病变周边,病变缘到瘤病变中心的各区组织在内,不宜单取病变中心作为唯一靶点,通常在一个活检穿刺道中可取两次组织,即从其病变周边-病变缘为第一次取材,再从病变缘-病变中心为第二次取材,这样就可基本概括病变的全部组织。④靶点及穿刺道出血是该手术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因此手术操作手法应轻柔,不管使用何种活检器,在穿刺或取病变组织过程中若遇有阻力较大或切取困难时应退回,更换活检部位,以防损伤较大血管。发现出血时可采用止血剂、止血海棉或止血胶充填活检区。⑤术后2小时内常规复查头颅CT以排除或及时发现颅内严重性出血。
, 百拇医药
总之,CT引导计算机辅助的立体定向颅内病变活检术是对颅内病变明确组织病理学诊断应采取的安全可靠的有效方法,由于定位精确,诊断准确率高,并发症少,手术死亡率极低,故此提倡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Alesch F.Pappaterra J.Trattnig S,et al The role of stereotactic biops yin randiosurgery 63:20 1995
[2]于新,刘宗惠,田增民等.CT引导立体定向脑深部病变活检-附310例报告,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2:149-152,1996, http://www.100md.com(王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