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之路》 > 201211
编号:13743821
妇产科剖腹手术临床处理方法(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1日 《健康之路》 201211
     摘要:近年来,妇产科剖腹手术在临床中日益频繁,因此掌握一定的剖腹手术临床的处理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从抗生素在剖腹手术中应用的必要性、妇产科剖腹手术切口液化的病例探析和红光照射对腹部手术患者伤口愈合的作用对该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妇产科剖腹手术临床处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1-0030-02

    1抗生素在剖腹手术中应用的必要性

    当前,抗生素在医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尤其是在妇产科手术中。通常,不管妇产科手术是否发生感染、手术种类如何,在手术后使用抗生素似乎已经发展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根据临床试验证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阴士子宫全切术所发挥的作用已经得到认可,但是关于腹式子宫全切术用药方面的价值还未达成一致意见。笔者通过研究一些文献,同时结合自己在临床上的体会,探讨抗生素在妇产科剖腹手术中应用的必要性。
, http://www.100md.com
    1.1使用抗生素的必要性。一般而言,健康的妇女的阴道和宫颈管中仍然存在很多细菌,不仅仅包括乳酸杆菌等非致病菌,还包含有大肠杆菌、乙型溶血型链球菌。据有关专家临床经验表明,厌氧菌是导致女性生殖道感染的重要细菌,高达60%。与此同时,下生殖细菌也是引起妇科手术污染的重要来源,引起感染常见的感染因素包括:胎膜早破、术前贫血未处理、产程时间过长、手术中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以及患者的抵抗力较差等。由于存在较多的感染因素,从而也大大增加了术后感染的几率。

    1.2使用抗生素的适应症。在经过多名专家的长期研究中,总结出科学地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地降低手术后的感染率以及发病率。同时我们要认识到,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只是可以预防某一方面的感染,要想达到全面预防感染还需要采取其他相关措施,比如说在手术前增强患者的体质、了解手术的适应症等。因此,在手术结束后为了预防感染,也并不是对每一位患者都使用抗生素,而且我们也要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努力减少感染因素。例如,对于切除一般附件、结扎手术就没有必要预防用药,但是对于剖腹产手术以及手术时间过长的恶性肿瘤手术,就应该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这样才可以有效地降低手术后的感染率,加快康复,减少住院的时间。
, http://www.100md.com
    除此以外,我们还应该认识到妇产科剖腹手术预防性地应用抗生素是有选择地应用,也就是说只有满足相关条件才能够使用,绝对不可以滥用,避免发生医源性并发症。

    2妇产科剖腹手术切口液化的病例探析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抗生素广泛应用在医学临床中,有效地降低了腹部切口感染的发生率。然而,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伴随而来的肥胖者也不断增多,剖腹产人数也迅速激增,从而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几率也明显增大。不仅延长了患者住院治疗时间,还给患者带来不利影响,易发生医疗纠纷。笔者通过对我院妇产科在近十年剖宫术产后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资料,总结出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2.1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简而言之,切口脂肪液化是妇产科剖腹产手术过后最为常见的病发症状。如今,关于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形成的机制还不明确,然而从多年的临床经验表明,体型肥胖、有贫血症状、滞产、妊娠期间水肿都具有较强的诱导作用。同时笔者认为肥胖是形成剖腹产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主要是因为体型肥胖的患者,皮下脂肪厚度较大,而且脂肪组织容易坏死,因此很容易产生渗透液。糖尿病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的抵抗力较差,从而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低下,这样就出现了术后切口愈合能力较差,因而脂肪液化发生率较高。除此以外,缝合技术对切口的脂肪液化也有重要影响,若缝合地过于松散,容易造成漏缝遗留死腔;若缝合地过于严密,容易造成血运不佳。而且手术器材的影响、不彻底的止血等因素都可能造成脂肪无菌性坏死,导致脂肪液化。
, http://www.100md.com
    2.2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防治措施。

    (1)及时治疗患者的原发病。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在手术前应该调节患者的血糖水平,保证患者在手术时能够接近正常水平。同时要认真检查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或者手术后的血糖水平,以便更好地控制血糖。对于有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要立即治疗,避免在手术过后,因咳嗽而加大腹压,导致切口开裂。

    (2)提高手术操作水平。在手术过程中,要严格谨慎地操作,尽量做到一次性切开皮下脂肪层,这样就可以减少电刀和脂肪组织接触时间,同时要彻底止血,适度并及时地缝合。

    (3)手术后要重点观察患者切口情况。手术完成后的48个小时内,要对患者进行微波理疗这样才能够促进患者切口处血液循环以及渗出物的吸收,以便促进伤口的愈合。除此以外,在手术后换药要认真观察敷料上渗透液的颜色和用量,一旦出现异常要立即采取措施处理。

, 百拇医药     3红光照射对腹部手术患者伤口愈合的作用

    3.1基本资料。从我院120例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有36例子宫肌瘤患者、10例异位妊娠、38例剖宫产、20例卵巢肿瘤、6例宫颈癌、8例子宫腺肌症、2例其他,年龄从22岁到72岁不等。将他们进行抽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按照统计学原理,两组患者在病重、年龄、腹部手术切口程度等方面不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临床表现:腹部切口出现水肿现象的患者在手术过后会出现发热症状,同时体温也维持在37.5-38℃之间。若触摸腹部的切口,在切口的周围会伴随硬结,及时拆线后,切口也会自动裂开,深度达到腹直肌。通常情况下,切口脂肪液化的主要症状为:体温较正常、未出现疼痛现象、切口处也无红肿等炎症反应,若拆线后切口会自动裂开,长度为5厘米左右,创口内会出现黄色液体,未出现浓汁或者血液,脂肪组织呈现出灰黄色而且容易脱落,皮下组织脂肪缝线露出。

    (2)裂开处理及结果。由于切口出现血肿而导致切口裂开但是未感染的患者,应该及时清理创口并进行缝合,常用的方法就是进行消毒、麻醉局部、清除血肿,同时要用双氧水冲洗切口,然后再用生理盐水(含庆大霉素)清洗伤口,间断张力缝合3-4针,同时留一些缝线备用,间断缝合腹直肌后,要缝合皮肤。此外,还可以将橡皮放置皮下,以便引流,在手术结束24小时后可以去除,在手术后还应该重视营养治疗。, http://www.100md.com(姜斌)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