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外伤所致硬膜下血肿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对脑外伤所致的硬膜下血肿患者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3月到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20例由于脑外伤导致的硬膜下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采用外科手术治疗,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进行保守治疗的患者20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存活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临床上针对脑外伤所致的硬膜下血肿患者的具体病情,采用合理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明显的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提高了治疗的有效率,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脑外伤硬膜下血肿外科手术治疗疗效分析
, http://www.100md.com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1-0080-02
急性外伤导致硬膜下血肿是一种比较严重的临床神经外科疾病,据相关研究统计,患者病死率高达40~85%,患者在生存状态下主要为中残甚至重残,对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有着严重的影响。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交通事故以及工伤事故发生率呈逐渐上升趋势,急性脑外伤患者也随之不断增加,脑外伤损伤一般都比较严重,且常常会累及颅脑多部位,病情比较复杂难以诊断,患者病情变化较快,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1]。硬膜下血肿是急性脑外伤患者一种比较常见的血肿类型,且一般发生在脑外伤后极短的时间内,如果未得到正确及时的处理,致死率以及致残率均比较高[2]。为了探讨脑外伤所导致的硬膜下血肿手术治疗的特征以及治疗的效果,我院选择2005年3月到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20例外伤所致的硬膜下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采用不同的术式进行治疗,疗效比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 百拇医药
1一般资料
1.1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05年3月到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20例由于脑外伤导致的硬膜下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6例,年龄24~65岁,平均年龄43.2±5.2岁,患者从发病到院就诊时间约为4~24h,平均12.3±3.4h,患者中11例因为车祸导致的脑外伤,5例患者因高空坠落导致,2例因跌倒导致,2例钝器击打导致脑外伤。患者在入院后进行头部CT扫描,结果显示硬膜下血肿位于颞顶部13例,额部4例,枕部2例,1例颞底部。根据头颅CT计算器计算患者的出血量,出血量30-35ml患者共13例,>40ml患者共计3例,其余患者出血量在35-40ml。其中13例患者中线结构<1cm,7例患者中线结构>1cm。患者经过头颅CT检查临床均被确诊为硬膜下血肿。
1.2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入院之后对其进行持续性监护,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症状,结合头颅CT进行合理的调整。治疗组患者根据血肿的量以及部位,严格掌握其适应症,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法。
, http://www.100md.com
1.2.1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本组患者幕上血肿量>40ml、头颅CT中线移位大于1cm、脑肿胀明显、意识模糊甚至昏迷的幕上血肿患者采用此术。在手术过程中,患者如果颅内压升高不明显,则直接修复硬脑膜以保持硬脑膜的完整性,但骨瓣去除减压;手术中颅内压升高明显的患者,则星形剪开硬脑膜减压,去除骨瓣进行减压,硬脑膜选择不缝合型人工硬脑膜修补以保护脑组织。
1.2.2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患者幕上血肿>40ml、意识障碍较轻、中线移位小于1cm、脑肿胀相对较轻的患者;或者幕上血肿大于30ml小于40ml、意识模糊、中线移位小于1cm、脑肿胀相对较轻的患者采用此术进行治疗。在手术过程中,患者如果颅内压升高不明显,则直接修复硬脑膜以保持硬脑膜的完整性,可以选择保留骨瓣;手术中颅内压升高明显的患者,则星形剪开硬脑膜减压,硬脑膜选择不缝合型人工硬脑膜修补以保护脑组织,去除骨瓣进行减压,必要时扩大骨窗减压。
1.2.3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对于血肿量大于30ml小于35ml、神志清晰、头颅CT中线移位不明显、脑肿胀较轻的患者,根据术前的定位,在相应的头皮切口一约3~5cm的切口,将颅骨暴露并同时进行钻孔扩大成3×3cm大小的骨窗,足够暴露血肿的情况下,瓣形切开硬脑膜,将血肿吸除。
, 百拇医药
1.3效果评价标准。根据GCS评分[3]对患者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估,其中包括痊愈、轻、中、重残,植物生存,死亡。其中治疗有效率=痊愈率+轻残率+中残率。
1.4统计学方法。本研究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存活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结果见表1。
3讨论
脑外伤导致的硬膜下血肿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外伤,病情进展快,病情危急,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防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尽力的挽救患者的生命[4]。对于临床症状比较稳定、病情较轻以及血肿量较少的患者,临床上一般采用保守治疗。但是对硬膜下血肿患者病情变化快,保守治疗可能延误病情,会极大的增加患者的危险性以及医药费用,并且可能出现保守治疗血肿无法完全吸收的情况,导致机化甚至钙化的发生,血肿扩大并出现囊性病变,局部对脑组织产生压迫,继发造成脑损伤,严重的患者还可能出现脑膜瘤。手术治疗是一种治疗效果比较理想的治疗方式,能快速有效的彻底清除血肿,降低患者的痛苦,稳定患者病情,是临床首选的治疗方案。由于硬膜下血肿的位置以及血肿量存在个体差异,同时血肿量与受伤时间有关,因此,手术方法的选择也具有相应的差别,其中应用最为常用的手术方法就是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能彻底清除血肿的同时进行有效的止血,并且可以探查硬膜下的情况,详细的了解患者病情[5]。还常常采用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等手术方式。
, http://www.100md.com
本研究结果显示,临床上针对脑外伤所致的硬膜下血肿患者的具体病情,采用合理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明显的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提高了治疗的有效率,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谢长平.脑外伤所致硬膜下血肿外科治疗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0):123-124
[2]罗家扬.脑外伤所致硬膜下血肿手术治疗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15):111-112
[3]谭红兵,赵海翔,曾海军等.脑外伤所致硬膜下血肿手术治疗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3):180-181
[4]常兵.脑外伤所致硬膜下血肿手术治疗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15):3282
[5]黄盛.脑外伤所致硬膜下血肿外科治疗分析[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1):23-23, http://www.100md.com(薛雷)
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3月到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20例由于脑外伤导致的硬膜下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采用外科手术治疗,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进行保守治疗的患者20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存活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临床上针对脑外伤所致的硬膜下血肿患者的具体病情,采用合理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明显的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提高了治疗的有效率,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脑外伤硬膜下血肿外科手术治疗疗效分析
, http://www.100md.com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1-0080-02
急性外伤导致硬膜下血肿是一种比较严重的临床神经外科疾病,据相关研究统计,患者病死率高达40~85%,患者在生存状态下主要为中残甚至重残,对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有着严重的影响。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交通事故以及工伤事故发生率呈逐渐上升趋势,急性脑外伤患者也随之不断增加,脑外伤损伤一般都比较严重,且常常会累及颅脑多部位,病情比较复杂难以诊断,患者病情变化较快,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1]。硬膜下血肿是急性脑外伤患者一种比较常见的血肿类型,且一般发生在脑外伤后极短的时间内,如果未得到正确及时的处理,致死率以及致残率均比较高[2]。为了探讨脑外伤所导致的硬膜下血肿手术治疗的特征以及治疗的效果,我院选择2005年3月到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20例外伤所致的硬膜下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采用不同的术式进行治疗,疗效比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 百拇医药
1一般资料
1.1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05年3月到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20例由于脑外伤导致的硬膜下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6例,年龄24~65岁,平均年龄43.2±5.2岁,患者从发病到院就诊时间约为4~24h,平均12.3±3.4h,患者中11例因为车祸导致的脑外伤,5例患者因高空坠落导致,2例因跌倒导致,2例钝器击打导致脑外伤。患者在入院后进行头部CT扫描,结果显示硬膜下血肿位于颞顶部13例,额部4例,枕部2例,1例颞底部。根据头颅CT计算器计算患者的出血量,出血量30-35ml患者共13例,>40ml患者共计3例,其余患者出血量在35-40ml。其中13例患者中线结构<1cm,7例患者中线结构>1cm。患者经过头颅CT检查临床均被确诊为硬膜下血肿。
1.2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入院之后对其进行持续性监护,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症状,结合头颅CT进行合理的调整。治疗组患者根据血肿的量以及部位,严格掌握其适应症,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法。
, http://www.100md.com
1.2.1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本组患者幕上血肿量>40ml、头颅CT中线移位大于1cm、脑肿胀明显、意识模糊甚至昏迷的幕上血肿患者采用此术。在手术过程中,患者如果颅内压升高不明显,则直接修复硬脑膜以保持硬脑膜的完整性,但骨瓣去除减压;手术中颅内压升高明显的患者,则星形剪开硬脑膜减压,去除骨瓣进行减压,硬脑膜选择不缝合型人工硬脑膜修补以保护脑组织。
1.2.2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患者幕上血肿>40ml、意识障碍较轻、中线移位小于1cm、脑肿胀相对较轻的患者;或者幕上血肿大于30ml小于40ml、意识模糊、中线移位小于1cm、脑肿胀相对较轻的患者采用此术进行治疗。在手术过程中,患者如果颅内压升高不明显,则直接修复硬脑膜以保持硬脑膜的完整性,可以选择保留骨瓣;手术中颅内压升高明显的患者,则星形剪开硬脑膜减压,硬脑膜选择不缝合型人工硬脑膜修补以保护脑组织,去除骨瓣进行减压,必要时扩大骨窗减压。
1.2.3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对于血肿量大于30ml小于35ml、神志清晰、头颅CT中线移位不明显、脑肿胀较轻的患者,根据术前的定位,在相应的头皮切口一约3~5cm的切口,将颅骨暴露并同时进行钻孔扩大成3×3cm大小的骨窗,足够暴露血肿的情况下,瓣形切开硬脑膜,将血肿吸除。
, 百拇医药
1.3效果评价标准。根据GCS评分[3]对患者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估,其中包括痊愈、轻、中、重残,植物生存,死亡。其中治疗有效率=痊愈率+轻残率+中残率。
1.4统计学方法。本研究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存活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结果见表1。
3讨论
脑外伤导致的硬膜下血肿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外伤,病情进展快,病情危急,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防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尽力的挽救患者的生命[4]。对于临床症状比较稳定、病情较轻以及血肿量较少的患者,临床上一般采用保守治疗。但是对硬膜下血肿患者病情变化快,保守治疗可能延误病情,会极大的增加患者的危险性以及医药费用,并且可能出现保守治疗血肿无法完全吸收的情况,导致机化甚至钙化的发生,血肿扩大并出现囊性病变,局部对脑组织产生压迫,继发造成脑损伤,严重的患者还可能出现脑膜瘤。手术治疗是一种治疗效果比较理想的治疗方式,能快速有效的彻底清除血肿,降低患者的痛苦,稳定患者病情,是临床首选的治疗方案。由于硬膜下血肿的位置以及血肿量存在个体差异,同时血肿量与受伤时间有关,因此,手术方法的选择也具有相应的差别,其中应用最为常用的手术方法就是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能彻底清除血肿的同时进行有效的止血,并且可以探查硬膜下的情况,详细的了解患者病情[5]。还常常采用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等手术方式。
, http://www.100md.com
本研究结果显示,临床上针对脑外伤所致的硬膜下血肿患者的具体病情,采用合理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明显的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提高了治疗的有效率,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谢长平.脑外伤所致硬膜下血肿外科治疗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0):123-124
[2]罗家扬.脑外伤所致硬膜下血肿手术治疗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15):111-112
[3]谭红兵,赵海翔,曾海军等.脑外伤所致硬膜下血肿手术治疗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3):180-181
[4]常兵.脑外伤所致硬膜下血肿手术治疗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15):3282
[5]黄盛.脑外伤所致硬膜下血肿外科治疗分析[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1):23-23, http://www.100md.com(薛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