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之路》 > 201212
编号:13742585
54例脑出血患者行康复护理对改善肢体功能的临床意义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1日 潘莹霞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探究54例脑出血患者行康复护理对改善肢体功能的临床意义。

    方法:回顾性2011年5月~2012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4例脑出血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早期康复护理临床资料。

    结果:两组护理30d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为65.31±10.2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29±11.3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上、下患肢肌力分级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对脑出血患者早期康复功能训练,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及上下患肢肌力分级,以此改善预后生活质量。

    关键词:脑出血康复护理肢体功能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2-0118-02

    脑出血是临床常见多发病之一,该症具有起病急、病程进展快、死亡率及致残率高的特点,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并影响预后生活质量。由于术后易引起肢体功能障碍等后遗症,给家庭和社会均带来沉重的负担。术后给予早期康复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为此本文将对2011年5月~2012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4例脑出血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早期康复护理,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1年5月~2012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8例脑出血患者,其中男69例,女39例,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58.3±2.3岁,所有患者均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且经CT或核磁共振确诊。出血病灶部位:脑叶出血42例,基底节出血55例,丘脑出血11例,出血量30~95ml,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肢体功能障碍。护理中,按照患者意愿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灶部位等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48h后,在此常规护理基础上行早期康复护理。

    1.3观察指标。30d后,应用Barthel指数评分表评定日常生活能力,及上下患肢肌力分级。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查,P<0.05为差异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两组护理30d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为65.31±10.2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29±11.3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上下患肢肌力分级。两组上、下患肢肌力分级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1)。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