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之路》 > 201212
编号:13742495
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治疗高热的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1日 《健康之路》 201212
     摘要:目的:比较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在高热中的治疗效果。

    方法:将我科2012年7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100例高热(口腔温度≥39℃)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对乙酰氨基酚缓释片治疗,观察组采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观察组在4h、6h、8h时的体温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布洛芬退热效果好,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高热疗效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2-0035-01
, 百拇医药
    发热是多种疾病的常见症状,是机体的适应性反应之一,是机体对感染微生物、免疫复合物或其他炎症因子反应的结果[1]。高热在临床上属于危重症范围,尤其是对于小儿,不仅可以增加心输出量和氧耗量,还可能导致神经系统的永久性伤害。快速、有效且不良反应较小的退热药物对于迅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预后有积极性的作用。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都是临床上常用的退热药物,本研究旨在比较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在各种原因引起的高热中的治疗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00例我科2012年7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高热患者,口腔温度≥39℃。其中男性53例,女性47例,年龄14周岁~85周岁,平均47±3.5岁,病程6h~2d,口腔温度39.0~40.5℃,平均39.5±0.5℃。急性上呼吸道感染52例,肺炎28例,复杂性泌尿道感染12例,其他8例。伴有咽痛和头痛患者56例。将该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体温、伴随症状、原发病等一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
, 百拇医药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积极治疗原发病,及时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合并有细菌感染的患者采用抗生素治疗。①对照组:采用对乙酰氨基酚缓释片(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20510679,每片含对乙酰氨基酚0.65g)治疗,一片一次顿服。②观察组:采用布洛芬缓释胶囊(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2060603,每粒含布洛芬0.3g)治疗,二粒一次顿服。若患者持续疼痛或发热,对乙酰氨基酚间隔6~8h重复用药一次,24h内不超过3次。布洛芬12h重复用药一次。两组治疗期间不给予其他物理降温措施及退热剂。

    1.3评价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皮疹等)。其中疗效判定标准为:显效:用药后6h内体温下降>1℃;有效:用药6h内体温下降0.5~1℃,无效:用药6h内体温未下降或下降<0.5℃或上升者[2]。在两组患者用药的2h、4h、6h、8h内分别测量口腔温度。

    1.4统计学处理。以频数表示计数资料,用(X±S)表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比较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 http://www.100md.com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中显效40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中显效31例,有效9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用药后2h内的体温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4h、6h、8h时的体温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用药后出现呕吐1例,恶心2例,出汗较多3例,大汗淋漓1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4.0%。对照组中出现呕吐1例,腹泻1例,出汗较多1例,皮疹1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8.0%。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不良反应迅速消失。

    3讨论

    布洛芬是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于临床的退热药物,为苯丙酸的衍生物,它与对乙酰氨基酚同属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但却是目前唯一能安全用于临床的抗炎症介质药物。布洛芬环氧化酶抑制剂,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成前列腺素,促进散热过程,从而发挥退热作用。同时布洛芬又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等细胞因子的释放[3],使体温中枢的调控点下移而发挥降温作用。布洛芬的毒性低,并且除了退热作用外,还具有镇痛、抗炎作用,可使机体的炎症和抗炎反应保持平衡。对乙酰氨基酚为非那西丁的代谢产物,通过抑制下丘脑前列腺素的合成而起到退热的作用,解热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但很安全。布洛芬药时曲线下面积大于对乙酰氨基酚药时曲线下面积,且蛋白结合率高[4]。因此,降温时间长于对乙酰氨基酚。本研究结果显示,布洛芬的疗效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种药物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布洛芬能够提高退热的疗效,但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综上所述,布洛芬退热效果好,使用方便,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徐英姿.布洛芬混悬液与对乙酰氨基酚退热疗效的对照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7):1151-1552

    [2]蒋丰智,李军,肖成伟.布洛芬与地西泮联合灌肠在小儿高热惊厥急救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12(1):109-110

    [3]刘仙平.布洛芬混悬液与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临床疗效的对照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07(11):176

    [4]蔡幸生,林锡平,王萍,等.口服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小儿高热各60例的疗效比较[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4,23(12):877-878, http://www.100md.com(尤忞)